《游褒禅山记》所体现的思想意义

时间:2023-01-28 04:09: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http://www.laomu.cn

《游褒禅山记》所体现的思想意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以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朴实遒劲,其思想火花,可光耀千古,昭示后人。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七月,作者从舒州通判任所离职省亲,归途中游览此山,后追记成文。

《游褒禅山记》为古代散文精品,其文立意超卓,意趣高远,思想深邃。初教明其意,再教感其怀,三教心受益。

其一: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先决条件。 文章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古人探求自然奥秘,“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作者以游山为喻,在记游中揭示人生哲理。

作者记山,却未写山奇水美,风景秀丽,而笔锋切入游山洞。前洞路近地平。“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后洞路远、奇险、深寒,“险以远,则至者少”。因此,作者慨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由此可见,志向、意志为登高涉险,领略成功胜境的要素。游山如此,那么,做人为政亦然。王安石曾经两度为相,竭力推行新法,由于触及保守势力的利益,屡次罢相,屡次起用,但他始终不变初衷,百折不回地实行变法的精神,甚为令人敬佩。 其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体现了感人至深的敬业精神。

文章因事说理,指出事业的成败,人生追求的胜负,有着诸多因素的制约,提出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

志当存高远,有志,做事才能持之以恒;然而,作者指出“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力”亦即智力、能力,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办事能力,都与事业的成败密切相关。“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经历磨难,承受磨难,直至战胜磨难,才能成为千古英雄。 有志、有力,是否意味着万事胜意,大功告成呢?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无论立身行事,都无法逃脱客观条件的制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幼承儒训,即以天下为己任,后来立志效法“先王之政”,对现实政治有所“改易更革”《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虽然,变法不得善终,但作者强调“志”,又重视“力”和“物”,闪烁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于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来说,真乃难能可贵。

文章至此,表明作者对待事业成败的态度,在“力”与“物”难以强求时,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于人无讥,于己无悔。这一点,从王安石推行变法,屡遭旧党阻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敬业精神中可见一斑。 其三:严谨治学应当“深思而慎取” 古人观赏天地万物,无不辅以哲理性的思辩,以期揭示自然真理。古代学者,注重实际,刻意求真的治学态度,无不体现在对材料的认真考证和翔实的占有上。作者从“其文漫灭”的仆碑,联想到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态度。 作者对于文字磨灭的石碑,从犹可识“花山”,得出当初“华山”读音的错误,足见其治学的严谨。中国是文明古国,古文字资料浩如烟海,“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的情况,不可尽述。为此,作为治学者,传道者,要克服主观臆断的弊病,“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失实的史料、乱真的传闻,应以实是求事的精神,科学的态度,“褫其华衮”,还其历史的真实,这是文人学者的天职,切不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考证,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结论,与王安石对待传闻“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如出一辙。这足以说明古人治学,特别注重调查研究,此种文风,对于今天的文史研究,




http://www.laomu.cn

仍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王安石的散文,思想精辟,洋溢着真知灼见,它将昭示后人,深入挖掘古代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国胜,教师,现居兰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902ea0f524ccbff12184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