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 《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它的悲剧力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道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悲剧人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具有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其次,悲剧人物的结局总是毁灭,或者是理想和精神的毁灭。 悲剧根源:悲剧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冲突。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乃出于其主人翁的意志。”但用意志或性格解释悲剧是唯心主义的。悲剧应当到社会生活中去寻找根源。《窦娥冤》表现了窦娥悲剧深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窦a娥对生活不敢奢求,三岁丧母,十七岁丧夫,她原打算驯顺地侍姑守寡,默默地忍受煎熬,让古老而野蛮的封建习俗慢慢地把她销蚀净尽。可是元代封建社会连这样卑微的生活要求也容纳不下,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啊!关汉卿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暗无天日的元代封建社会图景:豺狼当道,虎豹横行,黑暗势力丝连线结。在这样的社会图景里生活的窦娥连起码做人的权利都无法保障,所追求的正义和光明就无法实现,就必然会有成千上万的窦娥要被活生生地吞噬。正是这种悲剧性的冲突注定了窦娥的毁灭。 悲剧性格:悲苦命运和高尚品格构成窦娥悲剧性格的特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平民弱女子。她善良、仁爱、有自我牺牲精神。窦娥同蔡婆在孀居生活中相依为命,在遭受迫害时患难相扶,她对蔡婆充满了怜孤尊老的体恤和友爱。在昏官桃杌的公堂上,身受重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肉都飞,血淋漓”,她一口咬定“委得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决不屈招;但看到血淋淋的刑棍要向蔡婆打去时,她屈认了毒杀张老头之罪,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把年迈的蔡婆从刑杖下解救出来。接着要求刽子手绕道从后街走,担心走前街被蔡婆看见“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的惨状。直到鬼魂托梦去见窦天章时,她还不忘请求父亲收养照顾蔡婆。她是压迫和屠戮的反抗者,光明和正义的追求者,她抗拒地痞恶棍的威胁,她不屈服于封建衙门的吊拷绷扒,即使死到临头,她也要“争到头,竟到底”。她被绑赴刑场斩首时,抑制不住满腔悲愤,呼天抢地喊冤叫屈“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欺软怕硬”“顺水推船”的封建官府是非颠倒,善恶不辨,没有公理,没有正义。她被逼得退无可退,忍无可忍,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和反抗精神,只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只能以幻想的形式安排鬼魂出场使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得到惩处,冤狱得到,冤魂得到昭雪。身世的悲苦,抗争的悲壮,结局的悲惨,只能是善良、美好、合理、有价值的被无辜扼杀、毁灭而告终。 悲剧力量:优秀的悲剧通过主人公的崇高的毁灭,肯定主人公的高贵品质,从而肯定生活中的美和美的理想。它要人们受到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感召,从而产生积极的战斗热情。窦娥的“价值”不仅在于善良,而且在于抗争和追求,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而且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窦娥冤》在古典悲剧中是出类拔萃的;作者有着鲜明的爱憎和强烈的倾向性,他不肯让悲剧主人公无声无息地死去,发挥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构思,使“六月飞雪”“血溅白练”“三年不雨”的三桩誓愿——得到应验,浓烈的悲剧气氛,形成一种悲壮的风格,因而具有悲剧的壮烈美。最后冤狱得到,邪恶得到惩处,悲剧性矛盾,喜剧性结尾,显示了中国古典悲剧的特征。《窦娥冤》作为一部古典悲剧的杰作“即列入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窦娥的反抗性格不是天生的,她原准备忍受“命运”,原以为官吏们“高抬明镜”,可是张驴儿、桃杌们打破了她的平静与幻想。极端终于得到了极端的报复,从坚韧的窦娥心中迸发出最后的抗议,也是最有力的抗议!有了崇高和壮美,就有了悲剧的意境和气氛,就显示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20dfe41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