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长课的说播课 培养自由个性的孩子,家长需要放平心态。 中国首部家庭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并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引发广大家长关注。5月22日,悠蓝博士大音天府演播厅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题,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幸福成长课。 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到人的培养的问题,但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呢?结合教育促进法的相关章节,悠蓝博士从第五条家庭教育应当符合的要求、第六条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及第十七条未成年人教育方法三项条款进行解读。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五条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寓教于日常生活、 第 1 页 共 3 页 言传与身教、严慈相济、尊重差异、平等交流、共同成长等方式方法,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悠蓝博士认为,家庭教育的职能:一是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础(即保护好天性);二是启蒙孩子的社会性。学校教育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点都要遵“道”,同时两者又有差别。家庭教育的中心在于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性,如真实、勇敢、快乐、自由、好奇,当然也包括愤怒、恐惧等。学校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如在社会上获取生存资源的基本技能、与人相处的能力、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等。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但绝不仅仅是复印机。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体的完整,是家庭幸福成长的重要一课。儿童基本的情感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父母接受和抱持孩子的天性,将培养自然性儿童。而作为父母,容易犯的两种错误: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挑剔型父母与忽视型父母会养成适应性儿童,而适应性儿童会发展成父母的自我状态。进而养成孩子顺从、道歉、隔离和依赖的人际关系。 家长要摆脱焦虑,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此,悠蓝博士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三个智慧:家庭教育的第一个智慧,是用心去体会并将知识转化,家长要懂孩子、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第二个智慧家长要以平静的心态去培养优秀的孩子。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整,接受完整的孩子特别重要;第三点请接纳孩子的不足,并多说美好的语言。 第 2 页 共 3 页 比如“可以,都可以,你认为怎样更好,就怎样做。” 良好的家庭教育从父母的成长开始。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373c3b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