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说课

时间:2023-03-22 03:3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说“木叶”》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说“木叶”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册第三单元。我的说课分为四部分。

一、说教材

《说“木叶”》一课编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单元是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探讨的是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说“木叶”》一课,以木叶为例,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深入阐发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观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二、说学情

我任教的班级是是理科班,学生的特点是,阅读量小,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说,《说“木叶”》一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并不轻松,需要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文是学者林庚的一篇文艺随笔但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进而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理论问题的。而学生,学过几首诗,但只是局限于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要他们单凭自己的知识、能力积淀就能把握作品的精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担任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探究,通过比较的方法,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才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内容结构;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情感目标:在阅读与写作中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习惯。 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诗歌鉴赏中去。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温故而知新。

我是以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当中所提倡的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导入。因为文章当中对于“木叶”“树叶”的辨析,其实就是对诗歌语言文字的推敲。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希望不断强化咬文嚼字这个概念,让学生明白,在诗歌的创作当中,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阅读与写作中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习惯。

第二步:教师引领,理清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文章的文体特点,这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文。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根据议论文基本的结构模式,和查找段落关键句的方法在教师的点拨下梳理文章的脉络。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对于文章脉络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

第三步: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通过图片对比“木”和“树”的不同,让学生在直观感觉上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接下来我再引入学诗句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诗句,比较古诗当中“木”与“树”的不同,了解“木”的艺术特征。再引入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让学生进一

步强化认识“木”这个字的艺术特点。

第四步:拓展提升

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暗示性,时引入月、梅和柳等意象。让学生运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对这些意象作一点分析。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本步骤运用实践反馈法,设计目的:实践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第五步:课堂小结。

教师提出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今后的诗歌学习中,能够爱诗爱我们的生活。

作业: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莲”“黄花”“草”“酒”等词语的暗示义。 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板书 树:绿色、湿润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ad3c33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