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时间:2022-04-14 18:09:4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生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自学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成了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步骤。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前预习(课前自学)是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例的。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在我校,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领导一再要求‘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这里的预习不是‘大放羊’而是学生在老师提供的预习提纲和预习指导下深入的预习——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理解并识记。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和要求……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要进行充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基础知识。 一、具体的预习方法:

第一,指导学生首先认真读书。先将课本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其基本内容。然后再细读一遍,逐步勾画出重点、难点,标出疑难问题,留待小组相互讨论,进一步明确要点或共性问题……一般是预习完后自我进行梳理总结,这既督促学习的预习效果,也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要读进去”——细读、深思,发现问题、提出疑点。

第三,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 ——划出层次,找出重点;批——眉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写——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难点、疑)整理出来;——在教材上将疑难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地方)用明显的记号标出来。

第四,预习后想一想

(1)下一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即学什么)?自己懂否?⑵相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⑶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重点解决?⑷要准备什么资料、文具? 第五,这个过程又包括小组合作讨论,对桌(同桌)相互提问检查,小组长提问检查,老师抽查等多种方式。在学生自我预习过程当中,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而是不断收集分析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扯得远’的同学收回来,把‘钻牛角尖’的同学拉回来……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预习中的引导者。 二、预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预习就象火力侦察能提前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及时查缺补漏,不使之成为听课的拦路虎。并能加强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第二,有利于提高听课效果

预习后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针对性强,注意力容易集中,并能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预习后不仅上课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在老师讲到自己已经懂得的那部分知识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以取长补短,提高思维能力。

第三,要逐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提高自己的归纳综合的能力。 第四,预习中对于基础知识也要加强记忆。

第五,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逐步变被动为主动。 三、清楚课前预习的任务

1、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3、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1


4、适当做预习笔记,对于所预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做笔记要看时间而定,如果预习时间有限,可以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收获或疑点、难点简要地写在书的空白处。如果预习时间充分,可以选重点做在笔记本上。笔记的主要内容是:①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②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同学、老师请教;③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的重点的预测和估计。

四、达到的目标:通过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要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己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0719afd1f34693daef3e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