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时间:2023-03-17 18:38: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随笔——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摘要】在初中历史中,历史时空观属于学科素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时空观,有助于初中生快速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历史时空观无疑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初中生历史时空观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空观;重要性;方法

历史时空观是近年来提出来的一个较为新的概念名词,但它其实是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因为历史教学或研究本身就是研究人类的过去的经历,历史的连续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时空性,这也是历史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历史教学任务之一。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呢?下面就来谈谈我平常教学中的体会。 首先,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那么教师自己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在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教学任务,按照时间的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日常的历史教学。

其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反映时空观的知识点,要将这些知识点多次强调突出它的重要性。如对于刚刚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初一学生,我们首先要讲清楚关于时间的名词。比如世纪、年代、时期、朝代等。以纪年为例。所谓”,指的是历史上计算年代的时间标准。各国、各名族的纪年时间标准不同。以我国采用的公元纪年法为例,在课堂上讲解清楚公元纪年的来由,方法,教会学生学会用时间轴来表述历史事件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形象;也有利于学生对史事的间隔时间,先后顺序和在时代背景的了解起到支持的作用;更有利于将来学生对史事的理解、分析和归纳。

再次,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有助于建构学生的历史时空观。中学历史教材有配套的地图册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可以结合历史地图册引导学生将具体的史事联系起时间在当时的地图上找出,加强时空感的体验。使用地图册是最简单的方式了,但它的内容还是过于贫乏,在课堂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件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甚至是历史剧表演,参观访问等等形式创设历史情境。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9课时,凤阳小岗村的村民们带头创新搞包产到户的生产方式,这堂课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历史剧,邀请5-7名学生完成表演,表演过程中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一并呈现了出来,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可以利用影视直观再现历史时空。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利用视频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大国崛起》、《厉害了我的国》、《鸦片战争》等影视和记录片,辑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能跨越时空,通过声音、画面、色彩等再现历史形象,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具有直观的作用。除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现场参观文物考古遗迹,考察革命遗址等。

最后,在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用大历史观


看待历史时空,也要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大历史观的格局。什么是大历史观呢?有专家研究大历史观是把历史演变放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偶然性事件则相对忽略换言之,大历史观就是长时段、宽范围、多视角地思考历史问题,宏观地看问题 这对于引导学生整合知识,归纳总结能力是个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讲鸦片战争时,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我们不烦也讨论讨论英国当时为什么能对近代的中国进行侵略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中英两国两个角度去思考分析,这就牵涉到了世界历史的部分,使学生意识到学中国历史也离不开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同样的道理,在学习抗日战争部分时也可以这样联系世界历史的内容,让教学整体化,让知识更丰满,学生的历史时空观的感知才会更具体。

总之,培养学生历史的时空观念是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当中,我们当不遗余力的继续深入探讨和摸索培养学生历史时空素养的方法和技巧,使我们的教学更鲜活,使学生对历史形成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教育出版社,2017.

[2]王伟.基于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以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J].教育观察,2018706):39-40.

[3]赵月葵.中学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a867a5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