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苏教版(202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之歌二老山界-八上语文第3课《老山界》

时间:2023-03-31 01:3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3 《老山界》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_______ 点缀________ shuò__________ chù__________

2.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①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绢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佯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②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惯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刻服了。

错别字









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 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 点出“30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 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 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 也含蓄地表明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内战,希望抗日的心愿。 4.人民网有这样一则标题新闻:

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险” 如今瑶胞手中致富“源” ——“老山界”成为广西旅游热点

老山界变了!险峻的山峦已修通了公路,当年贫穷的瑶族等少数民族已阔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当年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已成为森林旅游的热点地区。

同学们,你们能为老山界的旅游行业出谋划策,想出几个好主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3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2周年,如果让你发一则短信给那些曾经经历过长征的红军 老战士,你会怎样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 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我们问了瑶民,知道前面还有竹林,可以砍来做火把,就派人到前面竹林去准备。

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因为确是饿了。我们也拿碗盛给瑶民母女吃。打听前面的路程,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30里,下山15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我们现在还没到山脚下呢。

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6.瑶民一家对红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两段写景的观察点有何不同?并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之”字拐的路上”,红军战士为什么非要“一步一步地”才能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在朗读时加上重音,会起到一定的表达作用。请说说文中画横 线的句子朗读时的重音应该放在哪几个词上,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说,唯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伐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ab5025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