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时间:2022-05-06 11:1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典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美的欣赏,可以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意,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古典诗词 欣赏 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6007501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典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个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故事,借此可以听到古人心灵的歌唱。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美的欣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创造活动。如果离开了意境美的欣赏,那就体现不出它应有的特色,体现不出它与其他语言艺术审美教育的区别,更谈不上对古典诗词真正的审美欣赏。要真正能够使学生自出于吾心,欣赏自身的感悟,教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意境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无法作为代言人,将美在何处直白地告诉学生,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欣赏古典诗词意境美呢?

发挥想象,进入诗词的意境,欣赏意境美

诗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活动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阅读古典诗词、捕捉意象,是对诗歌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学生打开了想象的翅膀,认识到: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因此,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能否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是学生能否进入意境美的重要问题。启发学生想象的艺术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对诗词作品的体验感情的深广度。教师可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实际出发,设计一系列的提问和启示,这样诗中描绘的形象就会活灵活现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就容易进入诗词的意境。 突破名句,举一反三,感受意境美

名句是他人意中所有语中所无的句子,能惊醒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鉴赏可从解读名句入手,感受作品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学《登高》时,教师即可从名句入手,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后人传诵的佳句。教师此时设问:落木这一意象有何特征?长江有何寓意?萧萧滚滚写出了怎样的情态?无边不尽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对诗句字斟句酌,深入思考,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明确: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


把它誉为古今独步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所以,名句赏析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美的意境之中。贴标签式的品评,是永远探究不到名句的底蕴的。 比较欣赏,领会异同,体会意境美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品味古诗词的意境,我们可以把内容相近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赏,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习惯。

例如,下面这些诗句,总体上看都写了优美的意境,但其情趣却各有千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其意境是清丽的,充满喜悦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意境是静谧的,温秀可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显得清淡静穆,有淡淡的哀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其哀婉之意境,令人愁肠百结;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显得郁闷与枯涩;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则显得恬静淡远。通过大量诗词的比较阅读来拓展鉴赏层面,对于培育学生的诗词素养,培养学生分析、把握诗文的能力尤为重要。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身临其境,感悟意境美

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许多情感的记忆,诗人的情感体验,其实学生心中往往也有同样的情感体验。创造情境教学,就是要架设一座让学生能进入诗歌意境的桥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和诗人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能够身临其境。

例如,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老师可通过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一幅全景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其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再如,讲授《蜀道难》时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秦蜀之间不可逾越的崇山峻岭,青泥盘盘,百步九折,古木参天。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蜀道雄奇险峻。让学生在瀑布跌入山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中,在悲凄的鸟叫声中,感受蜀道之险。紧接着再播放韵律优美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这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感悟到了诗与情,诗与境的交融,领略到了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品位和修养,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必须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能深入品味,发现更多的美好,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8261b7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