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角色认同 职业认同程度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成败的重要指标。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角色认同。当前幼儿教师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偏低而出现了角色失调、角色冲突等问题,甚至出现了行为偏差。 心理学家米勒认为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具有群体性或社群性,即“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社会学的认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色认同(role identity)方面,即参照群体将社会认知内化为自己行动的社会过程。认同是教师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内在接纳。一个形成了职业认同的教师能成功扮演教师的角色,将他个人的全部力量都调动到教书育人所扮演的角色中来,感受工作带给他的成就感、满足感以及幸福感。反之,缺少职业认同,教师在工作中就会出现角色失调、角色冲突,甚至产生行为偏差。 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自身无法适应环境引发的紧张以及负性情绪状态导致心理与生理上的消极变化。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 在社会学的理论里,角色认同(role support)是指观众赞同某一位置的权利,以及承认在此位置上由此而发的行动,要让个体在某一角色上感到合法化,观众还必须支持附着于合法角色认同、角色执行的更为丰富的内容——风格、情感、个性、格调。其实就是说,如果你的角色已经定位了,那么所有的一切也就定位了,这个规范、模式都是固定了的。在面对校园性骚扰和性侵犯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走出两重的角色认同(这里指绝对的、传统的认同)。第一是走出老师的这个角色认同,在传统的观念里,特别是在中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可见老师地位的尊崇,为了不破坏这层膜,出现了学校包庇老师的现象。我们要走出这一个绝对的角色认同,因为在社会里,老师只是一个职业 发现在幼儿园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对幼教事业有着一种深深的责任感,角色满意度高,但对幼儿教师这一角色的经济地位、社会声望明显不满意;而与年轻教师,特别是工作1—2年的年轻教师交谈时,她们普遍感到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待遇低,既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社会声望,有明确的离职念头。她们普遍认为,幼儿教师是长时间与孩子密切打交道的人,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所有这些都表明,幼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比较低,对自身扮演的角色不满意。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原因分析 从社会分层的标准来看,导致幼儿教师角色扮演出现角色失调、角色矛盾的最根本原因是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在整个职业体系中处于较低位置。 (一) 经济地位低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在与社会上一些中产阶层人士谈及幼儿教育时,他们一般都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看孩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主流观点,即经济地位高低取决于职业的重要程度。与这种不被社会看重的职业地位相比,目前幼儿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班额过大,文案工作过多,普遍存在“角色超载”现象。这种“角色超载”与经济地位的不相称更是弱化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二)社会声望低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教师职业地位低,是社会的“小角色”:“幼儿教师就是阿姨,就是高级保姆,一天到晚就是哄哄孩子,没啥本事”。甚至有个别青年教师谈恋爱时,听说对方是幼儿教师就摇头,认为这种职业要喂孩子吃饭、帮孩子擦屁股、哄孩子睡觉,太烦琐了,没有水平。这就导致相当部分年轻骨干教师放弃了幼儿教育专业,跳槽到了其他行业。 笔者在与幼儿教师访谈时,幼儿教师自己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叹,比较典型的观点就是:“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很轻松,整天和小朋友唱歌跳舞什么的,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解我们!”“真正理解的人较少,要视幼儿园的环境和家长的素质而决定,通常素质较高的家长,相对会比较重视!”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从事幼教工作普遍不需要太强的专业化训练就足以胜任,这是导致幼儿教师这一角色社会声望不高的重要原因。四、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一)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衡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指标是个人收入,而个人收入取决于个人所在的行业或单位。在众多行业中,幼教行业的重要性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要远远弱于其他行业,这使得幼教行业自然在整个行业系统的经济分配中缺少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公办幼儿园的待遇尚有保证,但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也明显偏低。据宋广文、魏淑华的研究,工资满意度越高,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越高。【7I幼儿教师普遍较低的收入导致其经济地位低下,这又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职业认同,进而影响了她们的生活幸福感。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最根本的就是把学前教育纳人义务教育体系,由国家财政保障幼儿教师经济地位不处于弱势地位。 (二)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 社会声望是指一个人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良好评价与社会承认。它在社会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公众的接受与名誉、尊重与钦佩、荣誉与敬意。而要提高幼教行业的社会声望,首先必须真抓实干,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声望,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胜任的,那么它在社会上就是没有地位的。要改变社会对幼教行业固有的看法,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有长远的战略,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提升幼师生的专业化水准和学历水平。 其次,政府应切实提高高校幼师生的待遇,提高幼师的社会声望。目前,教育部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类院校,在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中对师范类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补贴生活费的政策应该在幼儿师范学校推行,以政策行为抬高幼师生的社会声望。 再次,教育职能部门应严格把好幼师行业入门关,提高从事幼教行业的门槛。门槛的高低是决定社会声望的重要指标,可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标准或企事业单位进人标准进行考核,并向全社会公开。 总之,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就是提高幼儿教师的角色认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尊师爱生的氛围,让幼儿教师切实体会到社会的尊重。只有这样,幼儿教师队伍才能稳定下来,才能保证我国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92b51d8aeaad1f347933f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