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民俗节日在现实中已悄然渐变为单纯的消费假日,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国人的心中已渐渐趋于淡漠。因此,把传统民俗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对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现为一种一贯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和累累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怎么过这个层面上,还要深入到“为什么”的层面上,真正地知道它们的内涵。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许多人都说,中国人缺乏一种信仰,眼中有的只有权力和金钱。诚然,作为传统,我们中国人民亦有自己虔诚的信仰,只不过在当今社会中被忽视掉罢了。 首先,在古代甚至近代,民间崇拜和信仰其实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在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祭祀主要包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虔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周礼》所示,在周代普遍流行在节日里祭天祀地、祭日祭月等活动。沿袭到现在,日月天地崇拜在节庆活动中的印记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着,如,中和节焚香祭日、中秋节赏月、春节扎天地棚祭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虔敬是在古老的灵魂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最早敬拜的祖先往往是生前为氏族或部落立有功勋的“保护神”。延至后世,对部族保护神的敬仰逐渐演化为对家族祖先的祭祀。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等节日,家家户户都隆重地举行祭祖敬宗、上坟扫墓等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虔敬之情。除了敬神(天地日月神灵)、敬鬼(祖先)之外,对神圣的崇拜还包含有对一些集中体现本民族价值观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和敬仰,如寒食节纪念“居功无争、自敛隐退”的介之推、端午节纪念 “忧国忧民、风骨独具”的屈原等,都反映了对一种民族理想和价值的追求。 其次,古人在节日日期的选择上十分注意凸显“和谐”的理念,更简单地说就是良辰吉日。“和谐”主要是天人和谐,即在自然和人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的结合,从而保证自然和人接近或最终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完满境界。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倡导和谐方面,可谓无处不在:从节日的日期选择,到节日游乐、饮食、祭祀活动的安排,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映成趣的基本精神。首先,节日的日期选择弥漫着和谐对称的特点。民俗学者乌丙安在其《中华民俗史》中指出:“‘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由此“分节”,逐渐演化为“日月同数”、“月内取中”和“年内对称”的现象。“日月同数”如春节(正月正)、重阳节(九月九)等,“月内取中”如元宵节(正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等,“年内对称”如元宵节与中元节对称、花朝节与中秋节对称等,这些错落有致的对称设计,能给人以爽心悦目的和谐之美,同时使人在美的体验中领受中华文化所独有的价值追求。节日文化注重和谐的另一个特点是“ 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易传》有言:“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形成兼顾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包含着天文物候的知识,体现了适应自然节奏、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备夏,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腊八暖冬,小年辞灶,除夕守岁。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一切又是那样的错落有致:节日的娱乐,四时佳节各异;节日的饮食,也与时序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晖夕阴,都在娱乐和饮食中得到了回响和照应。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而又有所作为,重视阴阳调和,与万物共生共荣,不断地升华天人合一的意境。 当然,和谐亦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节日里走亲访友、优游聚会等群体性活动,是人们交流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协调的佳径。在声声问候里,营造着与人为善的和谐氛围、团结友爱的和谐关系,这既是社会矛盾的化解剂,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巨大文化资源。而国家最近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想必也是有渊源的,是有据可查的。 过节,除了亲朋好友团聚,吃团圆饭,看文艺表演,还有什么呢?没错,就是人们自身情感的述说,这也是最后的一点。唐诗、宋词、元曲,哪一个不是作者或是表演者自己感情上最真挚的表达? 传统民俗节日寄托着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人们在千百年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宴。追求乐感首先表现在节庆活动突出庆贺和游乐两大主题,以纵情的文娱活动展现和抒发人们的欢乐和喜庆。如,春节的放鞭炮、扭秧歌,元宵节的舞龙舟、划旱船,清明节的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七夕节的赛巧会,重阳节的登山活动等,都是展现人们欢庆喜悦之情的有效形式(当然很多活动可能最初是源于娱神)。传统民俗节日能创造一种普天同庆的情感氛围,使人们在这种情感的弥漫和氤氲之中深深体会到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给单调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平添无限的生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绝句,十分传神地概括了中华节庆文化“普天同庆,共享吉祥”的乐感诉求。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追求乐感十分有趣的一点,就是人们总是喜欢拉近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文明往往特别注重把享受生活本身作为对生活最贴切的理解,相应地,对美好生活本身的企望也自然而然成为节日文化心理最实在的内容。在节日里,将美好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把理想和现实糊涂又美滋滋地混在一起,使生活变得可亲可爱、有滋有味,便是中国人独特的节日文化心理。这种心理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日趋淡化,但是作为一种定型的心理结构却通过各种方式一直在潜滋暗长着。对祛病驱邪、祈求福寿安康的世俗渴求,也是很普遍的追求乐感的体现。每到传统民俗节日,有两种心理便会从中国人的心中油然而生:一曰祈福,一曰驱邪。祈福是一种对人间美好生活的渴望,例如在过年时,吉祥、平安、团圆、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年时吉语吉画,便由此而生。驱邪就是避免灾祸、疾病和不测风云,如春节挂桃符、请门神、放鞭炮,元宵节“度厄”,端午节插艾、喝雄黄酒,重阳节插茱萸等,诸如此类的民俗活动,或以心理暗示为旨归,或以药物预防为要义,都为了达到祛病驱邪的功效。“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对于节日祈福驱邪的民俗的形象描绘。 在中国心、民族魂的铸造中,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是无法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今,传统民俗节日味儿被商家单薄的消费冲淡了,被人们对文化的无知消解了,现在我们必须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找回。精心呵护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所提供的片片生命的绿叶,把它们洒落到现代人的生活四季,感受和体验节日自身所蕴藏的精神内涵,从而在感受和体验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也许正是让我们去深入了解传统民俗节日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abe0d96f1aff00bed51e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