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全球化

时间:2023-03-27 08:2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何顺果先生的这段论述对于我们全面深刻理解全球化有这样几点启迪:第一,全球化的原点。从时间上讲,1500年前后(即新航路开辟以来),从空间上讲,源于西欧,逐渐向外扩展。第二,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各民族交往的“普遍化和紧密花”第三,全球化的内容。包括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第四、全球化的动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时代)。第五,全球化的本质。是一种横向运动,横向的发展和联系是其主要趋势(全球化的纵向发展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全球化的发展程度)。第六、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性,也有负面性。第七,全球化的方向。当今全球化是一种不平等的全球化。 精准把握全球化化的阶段特征

1探险时代(1500-1750年)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经济上表现为出现了“商业革命”。这时期,全球化范围出现三条重要商路,即大西洋三角贸易线路、印度洋线路和太平洋(菲律宾至墨西哥)线路;贸易的内容主要是香料、奴隶、白银和棉花、蔗糖等经济作物;国际贸易推进商贸制度创新和商贸中心转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不断拓展。西欧各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通过全球性贸易活动,促进欧洲国家财富的增加。

(2)近代国际关系出现但不具有全球性。随着近代主权国家的出现,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战争,出现了像英国这样的全球性海洋霸权国家。1648年“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国家订立《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肯定欧洲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主张协商处理外交关系,否认高于国家之上的其他主权试题的存在。它标志着一个以近代国家为主体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是当时仅限于欧洲,全球性的国际关系尚未出现。因为,“在与非洲奴隶贩子和美洲印第安部落首领和亚洲君主交往中,欧洲人并没有推行威斯特法利亚原则,也没有设立一套可以被非西方民族所接受的平等交往体系”,如在中国遭遇了华夏的朝贡体系。 (3)全球性的跨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自西欧探险家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物种、商品、技术、甚至疾病、宗教、革命思想等,都开始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旧世界和新大陆之间传播。”这一观点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叙述可以印证。

(4)全球性交往的紧密化和普遍化较低。这一时期,探险、航海和殖民活动三维一体,欧洲人奔走于全球,欧洲与新、旧大陆的联系加强,但这种联系主要在为数不多的“商站”之间进行,尚未深入内陆,且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因此,所谓的全球化主要还是地理和观念上的。换言之,这时的全球化水平,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将都是比较低的。 2殖民时代(1750――1870年)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核心区”的实力,为知名扩张奠定了坚实的位置基础;国际分工、交通、通讯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创造了条件。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经济全球化进入实质形成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时期,商品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增加;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成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占统治地位;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出现,并表现出周期性。

(2)世界性政治体系出现。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这个体系维护了欧洲近百年的和平,促使欧洲各国集中精力向海外扩张,更多的亚非拉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国际关系上从属与宗主国,从而使维也纳体系具有世界性质,因此,维也纳体系是全球化时代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体系。

(3)文化全球化心态初步形成。以机器工业为基础,西方国家差创造出辉煌灿烂的近代文化,并产生了近代大众传播媒体,而东方国家仍然沿袭传统经济,社会变化不大,传统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处于劣势。因此,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中,开始产生文化全球化


的形式。例如,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和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日本的明治维新、因果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与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等都是文化全球传播的表现。 (4)全球性交往加强但仍然有限。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杨威与大洋和大洲,纷纷以前一时期建立的沿海“商站”为据点,逐步但稳步地向各大洲内陆推进,以至最终占领并统治新、旧大陆,建立起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的殖民地。因此,与上一时期相比,全球化交往程度大大增强,但总体来说,全球流动和相互依赖联系的强度与本土化的交往和联系相比,是比较低的。而且全球化关系的制度化和正规化依然非常有限。 3帝国时代(1870-1945年)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化,并向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从而奠定了帝国形成和全球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垄断企业的对外扩张,有提供了帝国形成和全球化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时期,全球化的进程体现在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一方面,垄断组织为了自己利益操纵政府进行对外扩张和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乎整个非洲、拉美和大部分亚洲都被置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最终确立。同时,苏联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由于其封闭性,对全球化的推动有限。

(2)国际社会初露端倪。帝国时期,全球政治体系经历了有俾斯麦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际联盟”的成立(1920年)由于“国际联盟”的会员国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世界性,且旨在对国际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并为各国解决冲突提供了全面的借鉴,故它的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诚如吴于厪和齐世荣先生所说:“国际联盟是世界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界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

(3)文化全球形态不断加强。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发展,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频繁,文化全球化形态的加强势在必行。如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美国的“曼哈顿”科技和文艺在全球的扩散或传播,都是文化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佐证。

(4)全球化程度有了新的发展。与前一时期的深入各大洲内陆相比,帝国时期的全球化已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大大加强了经济的相依程度。但是,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总之,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超过前一时期。 4网络时代(1945――)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以高科技为特征的全球化。高科技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性高、技术难度大、智力要求高、竞争性和渗透性强、投资多、风险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群)。这一时期,高科技在全球迅速扩散,表现在科技内容、主体和影响的全球化。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消费全球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经济全球化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又有新的表征,如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促成全球产业的转移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计算机连城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可以试想真正的全球化经营,优化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信息时代的全球化比较之工业时代的全球化,是一种低成本的全球化);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金融全球化,从关贸总协定到WTO,反映了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3)全球政治体系由统治走向治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人类政治生活的重心正在从统治走向治理。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3a24ec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