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法则 极端法则,不是让我们做什么事都走极端,而是我们在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时候,应用找极端的办法,在区别中,快速了解或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在的基本纲要。 80年代,为了学会分辨酒的好赖,我花了5元多钱买了一瓶当时能买到的最好的酒,杏花村汾酒,那时还是10大名酒哦,不是前些年被做垮品牌的时候,再把村店里自酿的烧酒买一点。然后,每天喝半两杏花村,最后一天尽酒量把剩下的喝完喝到舌头麻木,没酒了!拿出老烧,喝一口,噗,喷出。酒的好坏历历的区别开来。有了这个基础,进而去分辨中间的品种,因为有两个极端的参照,连价格都能猜的差不多。以后虽然多年不喝酒,但是辨酒的能力却存在。 2005年在河南新乡,有当地老板宴请我们单位人员,一个大号圆桌10几号人,老板拿来一箱最好的宋河,据河南朋友忽悠,早年宋河在某次全国名酒评酒会上得分超过茅台,但为了国酒的名誉还是给了茅台第一名宋河屈居第二,也不知是真是假。那时的习惯,虽然不喝酒,但是遇到没品过的酒也喜欢品品,以便了解该酒的特点。一点进口,对旁边的财务科长说,哎,这酒有点不对劲哦。财务科长说,少来装相,人家那么大的老板请客会用水货酒吗?!结果一顿饭下来,第二天近一半住进医院,遇到假酒了。我认识的大多数喝酒的人,其实并不会基本的品酒,仅仅是喝酒而已,你用五粮液的酒瓶给他装老烧,他根本尝不出区别。用极端法则学会了品酒,起码在关键时刻可以避免被害哦。 后来,用同样的办法,买了一两当时能买到的最好的茶叶和半两最差的茶叶,先每天喝好茶,喝的时候并不觉得好,就那么每天喝。喝完以后再喝差的,就怀念好茶了。这时差的就不要继续了,免得喝乱了你的记忆。 烟,买的是当时最好的0.82元一盒的太行山,一包抽完,接着来跟一二毛一包的,结果烟也会分辨了。 会分辨了,就都放下了,至今烟酒茶都没有成为生活习惯。 如果你有烟酒茶某个习惯,那么先用极端法则学会鉴别,慢慢再用这两个参照去区分中间档次的,当一个有品味会品味的烟鬼酒鬼啥的,总比稀里糊涂的烟麻木酒麻木强吧。 在健身论坛说烟酒茶总觉得不对茬,那就来点健身的东西说说。 某同学站无极桩时,总是说,老师,我真的全身放松了没用劲啊,你怎么老说我僵硬呢?!到底怎样才是松的感觉呢? 没办法,找来杠铃,一百多斤,你双手架着,围着操场能跑就跑不能跑就走,动不了了再来找我。 结果,来了后,杠铃放下,我说,不许坐下。他就站那,叹口气,浑身一松。 知道了吗? 这就是松吗? 不是,你的骨架也殃了。头给我领起来!肉还是坠下去。站桩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97eea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