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竹子》 浙江海宁鹃湖幼儿园 沈晓洁 教材分析: 在新《纲要》艺术部分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的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遵循纲要理念,我园开展了课题《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生活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我们有了许多的感悟:盒子是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盒子能印画出美丽的竹子,孩子为此而惊叹不已。 虽然印画是一种简单的美术技能,一般运用于中小班,但是我们发现画竹子有着基本的步骤(从竹竿——竹节——竹枝——竹叶)和特定的画法(竹竿的间隙画法),对幼儿的理解、技能都有着一定的要求,适宜于大班上学期教学。为此,我们尝试在大班进行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竹子的特征,知道竹竿、竹节、竹枝和竹叶的绘画顺序。 2、学习用生活化工具(盒子等)印画不同形态的竹子,初步尝试有意识的布局竹子图。 3、感受盒子印画竹子带来的神奇感受。 重点:画出竹子的基本特征。难点:学习用间隙画法画竹竿和竹枝。 二、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盒子若干 2、绿颜料、浓墨、萝卜印章、棉签、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再现已有经验,萌发作画兴趣。 前几天,我们听了关于竹子的故事,还去森林公园看了竹子,谁来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你看到的竹子是怎样的? 小结:是的,竹子有一节一节的(竹竿),竹竿和竹竿之间有弯弯的像线一样的(竹节),从竹节的地方长出细细长长的(竹枝),竹枝也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在竹枝上长出了细细长长的(竹叶)。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张照片,请小朋友看看,从这张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这个竹园里的竹子是怎么样的?(大小、疏密、阳光……) (二)教师介绍新工具,引导幼儿尝试用盒子画画. 今天我们要来画竹子,瞧!老师还带来了神奇的工具呢? 1、出示盒子: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 2、盒子除了装药……,还可以印画竹子呢?你有什么好方法用这些盒子、棉签来画竹子呢?老师给你二分钟的时间印画一棵竹子。 1 3、我还有宝贝了,看,这是萝卜印章,可以干什么? 教师示范画竹叶,了解竹叶印画时的疏密关系,增加美感。 (三)欣赏PPT,了解作画方法和要求 知识点: 1、竹竿与竹竿之间要留空,这样的画法叫间隙画法 2、竹子呀可以是直直的,也可以是稍微弯曲的;可以有的地方竹子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点;也可以有的竹子粗粗的,有的竹子细细的.有了变化的竹子图才会漂亮。 3、要求:先想好要画怎样的竹子图再画,画的时候如果手脏了,可以用抹布擦一下,然后再画。 (四)幼儿创作,教师引导 指导要点: (1)画竹子的顺序:竹竿——竹节——竹枝——竹叶 (2)及时肯定用间隙画法的幼儿和有竹子形状变化的幼儿。 (3)先好的幼儿可以去帮助或看看小朋友的画。 (五)、展示作品,欣赏交流。(将作品悬挂在前面进行欣赏) 1、小朋友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介绍自己的竹子图。 2、教师提升作品效果,激发幼儿添画的欲望。 〈1〉老师还带来一样神奇的宝贝,仔细看!(教师用已调好的颜料的瓶子和圆形硬纸板喷洒画面,提升作品效果) 〈2〉漂亮吗?其实,有许多方法添画后会让我们的画更加美丽,回去我们也可以试一试。 活动特色 1、尝试在先,指导暗隐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是一次真正的如何“渔”的教学,将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还给了孩子,教师提供给幼儿观察PPT,让孩子自主去学习创造,给予幼儿思考问题的时间,不急于解说,同时通过互相交流互通达到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的目的。如:通过幼儿的尝试,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竹节没有地方画了,并通过教师的随机提问:“为什么在一段一段的竹竿之间有留空?这里是画什么的?”提示幼儿感受间隙画法给人的美的感受。 2、图谱观察,明确方法 图谱的运用让孩子们习得了一种方法,为下面的实践做好了铺垫。 3、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工具的投放。 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活动应来源于幼儿生活,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入手。本次活动寻找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较感兴趣的内容。在《竹子》活动中,我适时的提供了不同大小的盒子,以及一些生活化的工具(胡萝卜印章、棉签等),让孩子们认识发现各种材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8bf6c3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