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

时间:2022-03-18 23:09:0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1 提出课本P79的问题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

(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讲解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x503 x+70 5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x503 50+70 2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

5、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1.2等式的性质

问题:我们用估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解吗?

13x-5=2220.28-0.13y=0.27y+1

学生得出规律:把平衡的天平的两边的重量,同时变为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相当于等号)

归纳出: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 = bc

三、巩固知识:讲解例2 课本P84 练习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等式的性质,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主要用到的思想是类比思想与转化思想。注意等式性质1,一定要注意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才能保证等式成立。等式性质2,要注意等式的两边不能除以0。等式的性质是等式变形的依据。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问题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师生讨论分析:1)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

2)找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3)列方程:x+2x+4x140

问题2:怎么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 学生观察、思考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即x+2x+4x=(1+2+4x7x 教师演示解方程过程

问题3: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xa的形式。

三、巩固知识:课本P89 1:课本P89 练习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课本P89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学生思考,然后讨论合作。 二、讲授新课

问题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 3、列方程:3x+20=4x-25

问题2:怎么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遇到的议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和常数项 问题3: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

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即3x4x=-2520

问题4:以上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等式的性质1

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问题5:以上解方程中的“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f660647be1e650e52ea99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