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如何做人,如何奠定基础的教育,其不是专业性、职业性、定向性的教育,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基础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两者基本精神是一样的。小学属基础教育,面对素质教育任务,小学承担着为小学生奠定坚实的素质发展基础的任务。 小学素质教育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这已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 1 素质教育的实质近几年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要使这一转轨顺利实现,必须视教育改革为基本途径。素质教育应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与教育,是集上述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静态描述。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的意义上看,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养,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对素质教育内涵所作的静态与动态双重意义上的把握,可以看到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所进行的教学改革的总精髓,就是要使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新体系能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 2 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针对文化大革命否定学习文化知识的弊端,强调了加强课堂教学,提出了" 加强双基" 的口号,即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布鲁纳、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理论的传播,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能力”和“发展”的重要,提出了不仅要“加强双基”而且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伴随着教学改革进一步的深入,大家又认识到“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就成为更加完整的教育改革目标。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具有整体的,内在的、长远的特性。一个人的事业之成败,工作之优劣,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基本素质状况。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基本目的的教育。只有对接受基础的中小学生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目标,应当从小学抓起,在基本素质方面为小学生打好基础,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基础性。 2.1 体现了教育功能的前瞻性。教育要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能,决定了他的价值体现于未来。现在的小学生将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将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不能只按传统的科学文化素质只强调掌握科学知识,还必须使学生掌握更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具有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意识和奉献、创新、协作、求实的科学精神。才可能为下一代打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 2.2 体现了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小学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人才资源的水平。因此,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单纯对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生。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2.3 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我们把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所形成的结构作为现代人的基础素质。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节小学一年级10 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不少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光教会学生运算法则,然后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运算,出现了错误再增加若干次练习,最终使学生达到熟练准确。某教师在教学相长3+5 的练习时,让学生从不同颜色的珠子中挑3 个红珠和5 个黄珠用线穿起来做成珠环,让学生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球,挑出3 个黄球,5 个绿球用牙签穿成一串……学生津津有味地进行着这些练习。这节课除了使学生掌握运算法则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辨色力,锻炼他们手指的小肌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是教师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很生动的例子。 由此可见,教师的观念变化和知识更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素质教育的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一个学校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都应当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008260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