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和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果就是财务目标管理。本文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财务模式进行比较,指出适合中国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没过;日本 一、财务管理模式之分析比较 当前,世界上主要流行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一是以美国为首建立的财务管理模式,它主要从证券行业发展而来;另一种是以日本为首在金融行业基础上建立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将针对上述两种财务模式开展深入研究: (一)美国 1.投资者。在美国,各种投资项目出资人绝大数是个人,他们不直接参与投资项目的管理事务,只是通过个人买卖公司股票来间接影响决策。美国是一个资本市场异常活跃的国家,每天都在上演着收购与兼并的故事。如果公司股票跌至较低水平,则容易被其他企业收购或者兼并。因此,公司财务分析都比较注重收集股票市场信息。职业经理人都属于短期雇佣,在个人利益驱使下,他们会倾向于采取短期决策行为忽视企业长期规划。 2.员工。美国拥有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任何人才都可以在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而美国企业员工的离职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大多数员工也倾向于关注企业的短期发展。 3.债权人。美国企业的债权人与企业保持着契约关系。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较好,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提供大量信贷资金;而如果其一旦经营状况恶化时,金融机构就会立即采取措施要求企业还贷。 4.政府。美国奉行自由市场主义,政府不喜欢过多的干涉市场经济。企业只要遵纪守法,就不会受到政府的干预。 (二)日本 1.投资者。在日本,项目投资出资方多为企业法人,它们是购买企业股票的主力,因为股权集中度较高。日本投资者倾向于采取长期持股策略,短期股票价格波动不会影响他们的持股意愿。 2.员工。日本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待遇是全世界最优越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因此日本企业员工辞职率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不会主动解雇正式编制员工,员工也愿意和企业同舟共苦。许多企业将员工发展纳入到企业战略规划当中。 3.债权人。日本企业借债资产比重较高,通常超过80%。日本大型企业与银行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几乎每家知名企业都与某家银行有紧密业务合作关系。因此,一旦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银行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帮助企业化解危机,而不是急于收回贷款。在日本,银行是企业的重要持股人,因此银行通常具有债权人和股东双重身份,这使得日本的银企关系异常亲密。 4.政府。在发达国家当中,日本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次数比较频繁,中央政府会利用发行债券、调整银行利息、推行产业政策等手段来控制本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知,在美国和日本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利益方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美国模式下,主要是股东操纵着财务决策过程,而像其他投资者和利害关系人的话语权则十分微弱,因此这就突出了财务管理当中股东利益导向的作用,财务决策以维护股东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而在日本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都对决策过程产生重要作用,财务决策也倾向于维护所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为目的。因而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日本财务管理遵循的主流思想。 三、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从美国和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国财务管理模式在利益维护、出发点等方面虽然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属于成功典范。我们不能在美国与日本两种模式中分出一个高低,而是要看哪种财务模式更适合本国具体情况。因此,检验哪种模式最有价值,就是要看其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使用价值。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内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日本模式更适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而美国证券市场已趋于成熟和健全,且日本证券市场机制与我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根据财务管理规律,必须要以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后盾,才能够推行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实践经验表明,我国证券市场远远没有达到如此发达程度,因此,美国财务管理模式很难在国内取得不错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99f320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