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4月教养随笔

时间:2022-12-08 03:39: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养随笔

顾晓颖



整理是培养孩子的目标之一,这一天在自由活动收玩具时,我发现小米并没有将玩具送到指定的位置,而是直接放在了玩的地方。我对小米当即用平和的声音说:“小米,你忘了把玩具放到筐里了,如果你喜欢明天再玩。”第二天,他又选择了那种玩具,收拾玩具时还特意跑来到老师面前说:“老师,看,这次我把玩具放好了。”同样的事发生在龙龙身上,我当时却装作没看见,而是在离家前单独与他妈妈说了这件事,请她装作无意发现玩具,引导孩子自己还回玩具。果然,第二天他第一个来园,趴在老师的耳朵上悄悄说:“老师,我再也不把玩具拿回家了。”龙龙妈妈也非常感激老师的理解。

同样的事两个孩子我采用不同的方法,因为两人具有个体差异。 小米是一个活泼、聪明、善谈、大方的孩子,家中较为溺爱。我及时发现,现场“抓住”其错误,当时给予其改正的机会,自然顺势纠正,第二天他会为了面子将自己改正的决心表露给老师。如果交给父母解决,孩子善于狡辩,容易造

成家长、幼儿的不愉快,也失去了现场纠正的机会,就会错失良机。而龙龙胆小、羞涩、是非辨别能力弱,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又较理性,能理解、配合教师的方法。如果直接点出,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教育的作用适得其反。

当然对待幼儿的行为,老师应该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曾告诉我们:虽然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是否有能力,我们也并不真正清楚孩子的某种行为的用意是善的还是恶的,但是我们宁愿从积极的一面去相信,我们相信他是有潜能的,我们相信他是一个好孩子。这种相信会在无形中影响和改变我们对待幼儿的方式,而我们的期望最终也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改变成了现实:幼儿受到我们的行为的影响,我们也许感受到我们背后的积极的期望,也许感受不到,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5f0afa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