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 教育随笔-巧妙利用餐前游戏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摘要:教育随笔:巧妙利用餐前游戏,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针对个别幼儿,我们利用餐前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效果十分明显,如教师利用自制的蔬菜、肉类等小卡片,以卡片抽取的形式与这些孩子玩“啊呜啊呜吃得香”的游戏 教育随笔:巧妙利用餐前游戏,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要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有个性地发展。针对个别幼儿,我们利用餐前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食欲差、挑食偏食的幼儿。有些孩子总是吃得很少,食欲不强;有些孩子有挑食偏食现象,常常有不爱吃的菜,如青椒、萝卜等等。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设计了一些适宜的游戏来增进其食欲,鼓励他们样样蔬菜都爱吃。如教师利用自制的蔬菜、肉类等小卡片,以卡片抽取的形式与这些孩子玩“啊呜啊呜吃得香”的游戏。小班孩子一边认识各种菜名,一边模仿各种吃得香香的表情,玩得不亦乐乎。中大班的孩子结合抽到的卡片自主说出各种菜的烧法,如摸到“萝卜”卡片,孩子就说出“萝卜排骨汤”“红烧萝卜”“糖醋萝卜丝”等,边说边游戏式地逐一分享给其他孩子一起快乐品尝。另外,教师还有意识地引导这些孩子一起玩与饮食有关的手指游戏,如“包饺子”“土豆皮、土豆条”等等,有效增强幼儿的食欲。 进餐特别慢的幼儿。在日常指导幼儿进餐时,我们往往要求孩子们要细嚼慢咽,充分保证幼儿的进餐时间。但是有个别进餐特别慢的孩子,确实需要教师积极地给予引导。如教师与孩子玩“猜猜宝物在哪里”的小游戏,将小贴画等幼儿喜欢的“小宝物”藏在手心,让孩子来猜,猜中了送给孩子,并让他先去进餐。孩子开心地带着奖励去进餐,速度慢慢加快。 卫生习惯欠佳的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一些幼儿常常将饭粒洒满地,卫生习惯比较差。于是,教师和幼儿自制了一些小图书《大公鸡和漏嘴巴》《下巴上的洞洞》《悯农》等。一起看一看讲一讲;也提供给幼儿一些自制的手偶、头饰等材料,孩子们自主进行表演,感受故事情节,逐步从故事角色中感知到要养成良好的进餐卫生习惯。教师还跟这些孩子玩激励性的小游戏,跟孩子餐前约定用餐时的表现,餐后给予一定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 另外,餐前游戏活动作为最有利的边角时段,也可以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彰显个性。 . 针对好动、自控能力不强的幼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其充足的自主游戏空间。可以请幼儿做游戏的小组织者,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同伴的逐步认可中。养成自觉遵守活动规则的良好习惯。 针对胆小、不爱表现的幼儿。教师可以主动亲近幼儿,与其单独沟通、交流,给予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引导幼儿逐步参与到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中,如做一回“小老师”“小主持人”等。 针对没有耐性、坚持性差的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数数游戏等帮助其培养耐性,如两人面对面坐好,一人开始从1数到20,另一人则按要求在数数时间内坐好不动或是坚持定格某一个动作,直到停止数数。玩此游戏时,可以先少数一些,等相互之间都能完成游戏任务后,再慢慢加数。这种游戏趣味性较强,既能培养幼儿的耐心,又能练习数数,一举多得。 通过餐前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避免过渡环节的时间隐性浪费,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大的发展,而且能使幼儿的情绪愉悦,食欲大增,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进餐习惯。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dec23e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