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出发点和归宿,就一节课而言,其地位和作用举足重轻,笔者就教学目标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指同一事物的必不可少,相互交融的三个方面,(所以,反映在教案上三个目标不能分。你把教学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认为不合适。)“知识与技能”是人发展的基础,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程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实现另两个教学目标的环境、途径和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他伴随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课堂教学会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少。 2、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如何测量 三维目标的达成方式和反馈形式常常是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于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想了、感了、悟了,哪怕学生心中有一点点所动、有一点点波澜或者对某一学习任务学习态度有一点点的变化,我们这一目标就算达成了,过程和方法在于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学会学习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如果让学生参与学习,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开启,能力就会得到发展,这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是可知可感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一目标是可检可测的,它通过教学环节中的达标检测来完成。 3、如何确定学习目标 ①心中有“纲” “纲”就是课标,教师应该对课程标准有整体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课标表达的是对一个学科和对一个特定的学段(年龄段)有什么样的学科要求。只有胸中有纲才可以对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②胸中有“本”。 本即教材,第一、要把教材烂熟于胸。第二,要真正地理解教材,理科教学要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熟知外,还要把书中的习题、各种版本的练习题都要做一遍,这样你才能够把握所有的知识点。文科教学除了课文内容外,要把单元导语、课后的思考题,基础训练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③目中有“人” 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到学生在一课中从不会到会,切实做到学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要做到目中有人,以学生为主体。 4、教学目标的描述 对教学目标的表述目前最常用的是行为观的描述方法,该方法认为明确行为目标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①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指学习者。是行为的主体,这个要素教师制定教学 目标时,由于众所周知,可以省略不写。 ②行为动词,他是教学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行为动词在课标的后面有具体的表述) ③行为条件:指产生学习行为的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要求。 ④行为标准。指学生对行为为目标所达到的最低标准。用以评定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它可以是定量或定性的也可以是二者兼而有之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四年级上册《搭石》一位老师确定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会准确使用课文中的关联词语“无论…只要…,一定…才…”进行说话练习。 分析:这里的对象是学生,可以省略。 行为动词是:使用…说话 行为条件是: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 行为标准是: 使用必须要准确。 总结一个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应该是:学习对象+外显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标准。 5、对重点指标的理解 行为标准,我们可以叫做教学目标的水平要求。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水平概念,没有水平概念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课堂,甚至是无效的课堂。要有水平要求,在课堂上就要有时间观念,速度观念、精确度观念、质量观念。例如:这堂课是语文课,要教会学生8个生字,你定的目标是,会认、会用8个生字,有百分之90的学生会认了,会用了,这就是水平概念。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教师要经历这样的思考、学习过程,把课程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转化为教学任务,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习行为。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围绕着学习目标展开,所以准确拟定学习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3b56540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