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韵在研读中一路向晴——谈古诗《元日》的教学

时间:2022-07-28 17:11: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诗韵在研读中一路向晴——谈古诗《元日》的教学

作者:王芳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5年第7



江苏张家港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215600)王芳

[摘要]古诗《元日》是一首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的好诗。对这首诗的教学,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这首诗特有的意蕴展开教学。在教学中,要把握学段目标,定基点;要探寻学生能力的生长点,确定内容取舍;要以生为本,重诗意的建构。这样才能让学生感悟诗韵,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教学诗韵研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066

读王安石写的《元日》,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就像福建人咀嚼槟榔一样,始读无味,慢读出味,直到醉心。这次恰逢我市组织骨干教师考评,我就执教这一课。通过深入地研读,我发现诗句里的味道,那种自然、温情,就像茶香一样氤氲着自己的心。

一、把握学段目标,定基点

《元日》这首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是一首融情于景的好诗。诗中可以挖掘的内容很多。例如,有关特殊习俗,可以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学法迁移,拓宽学习古诗的渠道。诗中一些关键词的妙用也值得引导学生去关注。可一堂课40分钟,目标一多,方向就不明;环节一多,教师就不从容,课就不大气。所以,研读再深,也要学会“浅出”。对这首诗的教学一是挖掘诗中最有语用价值的内容;二是从课程标准中寻找依据,该年段学生要学会什么;三是根据学生需要,不会什么就教什么。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起点定为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在内容理解方面,过节的热闹场景比较明晰,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反复指导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特殊心情则相对隐蔽一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二、探寻能力生长点,为取舍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经过多次试教后完成的。围绕学生能力生长点的培养,我作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对学会处理信息能力的取舍。在初读的环节中,有的学生对“屠苏”“桃符”等词感到疑惑,马上有同伴帮助解决。教师顺势指出:当遇到疑问时,在百度输入关键词,可以搜到很多信息。同时,我在屏幕上随即出示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再作介绍。这个近5分钟的环节看似为古诗教学注入了现代元素,静下心来发现有问题: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到底有多大帮助?是否偏离了本学段的目标?随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我最终选择了舍弃。因为,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才有“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的要求。这个内容,教,可以;不教,也可以。我毅然选择不教。第二,对“以文带文”方法的舍弃。一开始我准备课堂前30分钟精读《元日》,揭示学法:“想象画面——寻找诗眼——拓展资料——体会诗情”,课堂后10分钟带学生读

《泊船瓜洲》。这种拓展使课堂容量变大,学生还停留在古诗背诵积累阶段,一下子方法迁移,跳到运用阶段。如此快节奏、高强度的活动,是否符合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试教下来,


发现学生确实说得不好。究其原因,我高估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没有站在学生的能力生长点上进行教学设计,所以必须删繁就简。

三、凸显以生为本,重建构

(一)创设情境,让画面鲜活

诗歌本是诗人曾经鲜活生命的呈现,传递的是他们彼时的欢笑和泪水。只有通过想象,才会使文字由冰冷的符号还原为鲜活的画面。诗句的前两行是写放爆竹、饮屠苏。怎样让学生很快进入画面呢?我这样先创设情境:屏幕上出示孩子放爆竹的图片,播放放爆竹的声音。接着,让学生想象说话:“除夕夜,哪一时刻的爆竹声最响,最热烈?小孩子会怎么祝福家人?年轻人、老年人手执酒杯,分别会说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我适时点评:这屠苏酒不仅是避邪酒,还是祝福酒、长寿酒。最后,让他们带着美好的祝愿、期盼齐读诗句。通过想象,诗句的情境再现了,画面鲜活了。

(二)互文印证,让诗情漾开

教学第二句,我引入了顾况的《岁日作》里的诗:“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唯独在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我让学生想想老年人手执酒杯,还会对年轻人、小孩子们说什么。通过互文印证、角色体验,学生能感受到当时热闹、温馨的场景,还真切地体会到老年人对小辈们的关心与呵护。回头再来品“暖”字的含义,就不仅仅是春风的温暖,还有人情、亲情的温暖在其中。

(三)深度追问,让诗眼厚实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当

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个。”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要找准这“一个”? “暖”字是这首诗的诗眼。我先指导书写“暖”字,体会沐浴着太阳光身体就会感到温暖的意思,然后联系“人逢喜事精神爽”体会心暖。再看诗句,听到的爆竹声是悦耳的,春风吹入的屠苏酒是暖的,照进千家万户的太阳光是暖的,人们换桃符的心情更是暖的。我发现:

“除”“换”“千门万户曈曈日”这些词句在诗中还形成了一股“诗韵的气脉”,给人以连珠串玉之感。王安石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传递着他的信心——只有除旧换新,才能迎来“千门万户曈曈日”的美好景象。“暖”字的教学就像一个巧妙的支点,使课堂变活,诗眼变厚实。

(四)比较体会,让诗味浓郁

有人说:教师应敏锐地发现语言表达形式精当的、特别的用法,以引起学生的探讨和学习。后两句的教学我仍然从品词入手,引导学生去推敲不同的言语形式所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我先让学生去探究“桃”和“符”,“门”和“户”这些词语交替使用的规律,体会诗歌语言浓缩、跳跃的特点。接着,再探究“曈曈”的作用。我引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些诗句,让学生朗读感悟。通过讨论,学生惊喜地发现,叠词“曈曈”的运用,恰恰就强调了诗人那一刻心情的愉悦、欣喜。

(五)背景拓展,让诗志明朗

课中,我抛出一个话题:王安石都过了49个元日了,每年都一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里写下《元日》?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背景资料,理解这首诗的写作目的。这首诗写的不仅仅是春节的诸多习俗,更是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情的表现。据载,此诗写于王安石初登相位之时。那时的王安石对革除旧制,推行新政充满了信心,心情非常愉快。古人所谓的“情动而辞发”“诗言志”,在这里找到了有力的印证。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深思这样的


问题:“曈曈日”仅仅是太阳光的温暖吗?人们换下的仅仅是“旧桃符”吗?这既是对诗人情怀的深入解读,又是对这一经典名句的内化巩固。

经历了这样一个研读过程,我深刻地感悟到:作为课程实践者的意识在逐步被唤醒,新课程的实施行为正一路向晴。

(责编韦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86a9e5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