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学反思 张 静 《假如》是人教版第三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使学生领悟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假如》这一课,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本次,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我首先以《神笔马良》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轻松的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在学习正文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声情并茂地描述感人的故事,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以引读的形式穿插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边演边读或背。在生字新词的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互动性极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具有精美画面、悦耳范读、生动动画的多媒体课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辅助手段,这一教学辅助手段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如边演边读、边演边背)及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拓(如编诗)。 但在教学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的读。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提升思维。特别是我在教学中的指名读,只顾一点没有顾全面,没有让学生总体跟读,使学生在读时训练不够全面。在者在学生学习生字时,没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长处,给他们集思广益,积极发言的机会。 其次,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还不会进行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学生在交流时,说的都是别人的缺点,这样大大打击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且评价的语言也不规范。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以多种情境创设为主线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26c7c4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