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书评 这篇课文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的晚上,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了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象,最后在幻象中微笑着东死在街头的故事。 作者安徒生的写作背景是当时有一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副拿着一大把火柴的小女孩写一篇童话,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幼年的苦难,他的母亲幼年讨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他,她没有办法讨到任何东西的时候,她就在桥底下坐下来,感到饿极了,就用手沾了几滴水滴到嘴里来充饥,安徒生就是怀着这种感情创造出了这篇童话。 这篇童话的作者运用了与现实对比的表现手法,深深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看到大火炉,是因为小女孩十分寒冷,渴望温暖看到烤鹅因为小女孩十分饥饿,渴望得到食物。看到圣诞树是因为小女孩十分孤独,渴望得到快乐。看到奶奶,是因为小女孩十分痛苦,渴望得到幸福和疼爱。正是因为这些合理的幻想与残酷现实的对比,才使人们对这个小女孩更加可怜。 文章的首段点明了这是大年夜,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快乐幸福的节日,可对小女孩来说她还要到街上去卖火柴,她出门的时候只穿有一双拖鞋,还是她妈妈的,说明了小女孩根本就没有鞋,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美丽的幻象,残酷的现实。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深深的牵动人心,美丽得小姑娘竟冻死街头无人问津,当时社会多么冷漠,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爱的国度里,当灾难降临时人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让我们真心着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每一个需要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ab6e5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