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心理学的初识及课堂上的一些问题 社会心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外部坏境的力量,深层剖析人类社会行为,这一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亘古不变的的社会价值。 然而本人资质愚钝,未得课上老师授课之精髓,心中尚有几点疑惑。 一者: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即现实载体的不同——人的意识形态,思乡情感,行为动作固然会受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而表现迥。但是在我看来,外部坏境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总是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就如一个诗人,他的情感会随一片白云,一朵红花,一阵清风而起伏,而多愁善感,我认为这种个体心理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自身的感知外部环境的能力和一种自我定位,而非纯粹的环境因素。就如麦独孤认为的那样,本能“是遗传而来的或是本有的一种心理而兼生理的倾向”,“是支持人们身心活动并且管束人们行为的本源”,本能激发原始的情绪,而“感知能力”就在这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媒介角色。感知能力一部分来自于天生,更大一部分则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和经历。 所以个体心理的支配力量其实在于本身而不是外部环境,社会心理学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心理的内在感知上显得更合理。 二者:社会心理是社会中个人相互类似与相互感应的心理,其一旦脱离了“社会”这一大前提,就是去了研究的价值。课上老师举出的例子:有小男孩或女孩因生理上的病变 (如患了癫痫),接受了脑切除手术,因而可能会表现出不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而这为社会心理学家所期待,因为这些案例将为以后 的人类行为预测提供重要事实依据。但依我愚见,这已不属于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范畴,它并不符合“社会中各个人相互类似的心理特质”,“社会中各个人相互感应的心理机制”“社会对于人的影响”“个人对社会心理的影响”,这种由于生理上的物理病变而引发的因为固然有可期待性,但应当归结到“对应疾病的临床症状”,而非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有着很强研究必要性,会随社会结构复杂化而不断发展革新。以上问题还望老师不吝赐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b204d3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