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知识社会结构(一)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要素结构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系统方法尝试对知识社会结构作了一般性的概括。它在对构成该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精神和政治主要特点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指出知识社会是一个全面开放、动态互补和融合发展的新社会形态,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实现了伟大的跨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社会历经采业川、农业和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之后,已开始跨人科业社会,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跨越。所谓科业社会,乃是指在物质生产上科技成为主导产业的社会,若从物质、精神和政治三方面综合把握,由于社会的科学化,也称知识社会。正如我们在《社会系统论纲》”’等文章中运用系统方法所着手的对人类社会的分析,本文考察知识社会,即是在这种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 一、知识社会结构中要素发展的新特点 正如鲁曼所深刻指出的,传统社会的分化主要体现在纵向的社会阶层的分化,而现代社会的分化则突出表现为横向的功能上的高度分化、专业化和自律化。其结果是社会结构中各构成要素独立性、自我生产性以及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快速发展”’。敏锐并善于概括这种要素的根本变化,是进一步把握知识社会结构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我们仍将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政治利益协调三方面予以分析。 (一)物质基础的日益丰富 物质生产主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表明人的物质存在性,是社会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跨人知识社会后,物质生产出现了一系列根本的变化,这突出表现在二个方面: 首先,知识化。所谓知识化,主要指科业取代工业成为物质生产的主导产业。如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并由过去仅仅放大人的体力到主要为增强人的脑力,脑体劳动者比例的逆转;特别是其信息化的特点,导致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时期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变,由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到知识信息的密集型、集约化转变。并且由于知识的共享性和创新性,而且在使用和消费中可以产生新知识等,从而形成新的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利润递增规律,如此等等。 其次,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既是物质生产商品化、市场化的广度拓展,同时也是深度推进。超国家经济实体和跨国界经济的形成,使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关系从过去的两个极端化走向辩证统一,并从而进一步导致政企关系和政府对经济调控的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适应知识化和信息化等要求,政府管理职能逐步走向趋同化;物质生产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合力的增强,奠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基础。 正是物质生产的内在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成为主要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由此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这使它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内容和层次发生了质变。在农业社会,人们重视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工业社会则片面追求交换价值;而在科业或知识社会,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具有了新的内涵和价值,即意义价值。由此,物质产品从实用走向舒适,从方便走向华美和个性化;人类也从求温饱生存、求发展生存转向健身养性和追求终极目的、意义与个性化生存。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富裕性使它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类已走出物质贫乏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不可调和时期,从而要求整个结构性质的重大变革。 (二)精神发展的独立多元 精神生产所提供的是区别于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反映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必须注意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知识化,特别是精神产品的物化或物质生产中科技产业的崛起区别开来。当然,也许某些产品是难以把它简单地进行物质或精神归类的,这并不重要。精神生产及其消费更能体现人的本质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的物质需求反映的是自身的生理特性,只有自由自觉和对真、善、美的渴望的价值存在方能与动物区别开来。知识社会的精神生产应予以特别重视,其内在特点为: 首先,平等化。平等化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变。这种变化表现在脑体劳动者比例的逆转,也表现在精神生产者的大众化,不再为某一个阶级或阶层所垄断。它根源于物质条件的改变,使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成为现实,从而提高了人类整体的素质水平,导致机会平等中起点的平等,并促进了过程与结果的平等。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看到,这种平等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变革,即知识化生存。也就是说,当知识取代原料成为物质生产主要资源的时候,不能遗传又难以“继承”的知识,只能通过竞争和创新的自身实践才能获得。人类对平等的渴望,由主观愿望成为客观现实。 其次,自觉化。物质基础的日益丰富所导致的人类精神的第二个重大变化主要为人的自觉能动性和精神需求的变化。其主要根据是人类对真、善、美认识水平的飞跃。如科学发展的第四次革命使我们对宏观、微观和生命等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人类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如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升华,终身学习、知识化生存、审美情趣成为社会主流;赛博空间给人们提供了思想与情感交流的空间,这种非功利性交流,是人的兴趣和内心世界的全身心投人,充分体现出个性和人性升华;网络世界所张扬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但同时又强调自律和群体意识;知识的共享性、增值性、公开性和创新性等,充分肯定了人的合作和创造价值,使人逐步从经济人向自由人转变等,必然导致人类驾驭自然和协调社会发展能力的提高,促进人际和人天关系即人性的不断完善。 最后,融合化。融合化是指人类文明的全球化趋势,是东西方文明的互补和价值认同。由于物质生产的一体化推动,也由于西方工具理性的实践困境和东方价值理性的自我创新,还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等,人类文明或价值观的大融合成为一种共识,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东西方文明互补的必然性,并通过社会主义国家进人了实践过程。人类开始创造一种以新的价值理性为核心的科技文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精神生产的以上变化必然促进人类精神的自由、独立和多元化发展,这是人类精神整体发展的产物,也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新的考验。 (三)政治协调利益能力的飞跃 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实现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即具体的物质和精神生产状况的限制,从而形成相互间特定的利益关系。知识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的深刻变化,促进了政治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能力的质变,这是因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aecc9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