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朴素道德的德育观 日本学者冈本矣明认为,鲍勒诺夫堪称是一位“德国教育学的世界权威”,他对教育理论有突出的贡献,尤其倡导风靡一时的“朴素道德”德育观,在德国有很大的影响。 战后,德国法西斯的政治崩溃带来了整个精神危机,纳粹对“高尚理想”、“崇高美德”的践踏、歪曲性的滥用、使人不仅怀疑传统的高尚理想和美德,丧失对未来的追求,导致了整个精神生活的堕落和绝望,对一切道德采取否定敌视的态度,时代向人们提出重建新道德,挽救德国的历史任务。鲍勒诺夫及时提出“朴素道德”的新德育观,有效地填补了德育领域的真空和颓败,认为过去被纳粹分子歪曲的“高尚道德”只是一种为某一时期某一权贵某一阶级的特有产品,是不易兑现的天方,如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佛教的涅槃理想等,而在人类社会中实际上隐含着一种更一般、更纯情、更基本、更长久保持同一性的更美好的德性,如诚实、信赖,同情心、爱、关心等,它们是一切道德的基石,是学校德育的基础。这种朴素的道德也有可能岁“高尚道德”的崩溃而丧失的危险,因此学校德育大力倡导朴素道德就显得十分必要。他认为,朴素道德相对于高尚道德来说,具有自然健全性,体现了与人的内在同一性,是急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而不像后者那样走极端,争夺支配地位,以人的政治观为准等。朴素道德是道德理想的基础,它的发展和更新依赖于人们对高尚道德的深刻自觉,学校德育只有坚持培养朴素道德,才能使学生建立真正的高尚道德。 那么,什么是朴素的道德呢?鲍勒诺夫认为有下列要点:(1)要自觉忠实地完成每个人在特定活动范围内的责任;(2)要老实坦诚地和人交往,在一切工作中踏踏实实,不半途而废,时时处处保持正直;(3)要同情他人及一切有生命东西的痛苦,乐于帮助处于困境的人;(4)尊重他人活动权利,在共同生活和工作中持友好意识等美德;(5)言行举止端正,注意倾听别人意见,做受人尊重的人。等等。 鲍氏认为,当代社会道德价值是多种多样、且时常对立的,每个人不可能同时遵守全部价值,但应当在努力发展朴素道德的基础上使各种道德价值达到尽可能多的协调,为此要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有道德的人格教育和自立教育。有道德的人格教育首先要进行群体性道德的教育,这是由于道德都是社会性的,其次要培养人的社会良心,一切人格的行为表现都来自那种外部世界内在化的良心要求。因此,要把外在的群体性和内在的道德良心统一起来,就必须培养个体对善恶的独立判断力和敢于参与正当事情的能力,而这些只有给年轻人以自由活动的机会,给予在逆境中奋起的机会和理想及榜样的教育才可能做到。而自立的教育,则是德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结果,首先应培养人具有创造性的生存适应,从而成功地承担创造性的社会角色。要达到这样一来就必须开展培养道德判断力的教育,必须投身于正确的活动中,必须通过“对话”(争论)来对独立判断加以考证。 鲍勒诺夫 鲍勒诺夫(Otto Friedrich Bollnow,1903---?) 德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1921 年在柏林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1925 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31 年在哥廷根大学任讲师,1939 年任埃森大学哲学与教育学教授,1946 年任美因兹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 1953 年任图宾根大学教授,同时任德国教育学会会长。1975 年斯特拉斯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始终将人的存在问题放到人的教育活动中去审视。同时,以批判精神重新分析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朗格的文化哲学、诺尔的历史哲学,并从现实出发,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在观念的激烈斗争和现实的重重矛盾面前,他的思想经历了由存在主义教育到人类学教育学的转变。他在《存在哲学与教育学:论非连续性教育形式》(1959)一书中,驳斥了认为存在主义否认教育的一般可能性的论点,回顾了德国教育传统,提出了教育的现代性问题。试图在教育学与存在主义之间架起桥梁,使存在主义获得人的教育的根基,使教育学获得存在主义的“当代性”。继承了舍勒哲学人类学的思想,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人类学教育学的四条基本方法论原则:还原原则、工具原则、对人生活的单个现象的人类学阐释原则、开放性原则。还把“教育的爱”、“节日”、“漫游”作为人类学教育学的实践原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界定现代人的教育,将教育(教育之爱)、社会(节日、庆典)、个人(精神漫游、社会漫游)、文化(历史、传统)融为一体,使人的生命、精神、体魄得到全面发展,使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与课堂教育结合起来。还论述了人格教育问题,提出了高尚道德和朴素道德的概念。著有《狄尔泰??其哲学入门》、《理解论》(1949)、《生命哲学》、《存在哲学与教育学》、《教育学中的人类学考察方式》、《朴素道德》、《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dcba42ff00bed5b9f31d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