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22-04-11 11:41: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对外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勇于开拓,具有宽广坚实的国际贸易及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学风严谨优良,外语水平高,能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证券等事业单位从事经济、金融、贸易实务与管理以及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属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实务的应用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类专业,现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 )国际贸易;( 2 )国际投资;( 3 )世贸组织;(4)国际商务 三、招生对象

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三年

五、课程设置 A 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马列原著选读 2 学分) 英语 4 学分) B 类:

高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 高级宏观经济学 3学分) 高级计量经济学 3学分) C 类:

国际贸易研究 2 学分) 国际经济学研究(2学分)

1


世界经济研究 2 学分) 应用计量经济学2学分) D 类:

国际商务 2 学分) 东亚经济研究 ( 2学分) 世界经济文献选读 2 学分) 国际投资研究 2 学分) 国际贸易实践研究 2 学分) 国际经济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 世界贸易组织研究 2 学分) 国际货币经济学2学分)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2 学分) 现代财务管理 2 学分) 企业组织理论 2 学分)

六、培养方式

1 .硕士生入学后经一年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

2 .培养采取硕士生导师和专业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入学一年后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导师及所在的专业指导小组。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订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同意后具体实施。

3 .硕士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应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 本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一定时期的社会实践(一般不得少于一个月),熟悉我国外贸的业务活动。

2


5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项时事政治学习活动,注重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团结同志,乐于助人,遵守纪律,严于律已,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七、考核方式

1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单位负责考核;

2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学生写专题论文,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学位论文开提前,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应在第二学年末以前提交论文选题报告,经导师修订同意并交系审定确认后方可制定论文写作计划。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组织评审答辩。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一年内补充。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参考书目和期刊 书目: 1. 2. 3. 4. 5.

亚当·斯密 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72 瓦西里· 里昂惕夫 著: 《投入产出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0 .

克鲁格曼: 《国际贸易新理论》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黄胜强译, 中国社会科学版社, 2001

盛斌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年。

出版社, 2002

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戴维·罗默著:《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 8. 9.

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保罗·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三联书店, 1997

“ The world Economy ” Black well Publishers Oxford, UK & Cambridge,USA.

期刊:

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国际经济评论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bbc62a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