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离不开与经济法律。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社会保障之类。 有经济法律基础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益处 2.1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社会,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学习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那就更不用说进一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了。我们所读的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到目前为止仍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作为中国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领头军的我们,在学习这个新兴专业的过程中更应该摸索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研究学习,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掌握更多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讨论经济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的意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什么是经济法。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知道学习经济法对继续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的有关知识的意义所在。 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或对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并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调节和控制过程。[1]而公共事业又包括科、教、文、卫、体、基础设施、公共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等。经济法是调整发生在经济运行过程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得以社会公共性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从概念就可以看出经济法与公共事业管理是有着共通点的,大家的行为主体都包括了政府。而且公共事业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离不开市场的,这就决定了经济法必定会与公共事业管理有交集。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公共事业管理,我们务必要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 2.2经济法与公共事业管理的联系 仔细分析发现两者有着很多的联系,但是最突出的共同点还是其“公共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公共性,这不仅表现在其管理目标上,还表现在管理的手段和过程中,即它强调公众的参与性,这种参与一方面表现为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决策过程的影响,通过法律法规对公共事业管理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监督,也表现为公众通过一定的非政府组织对一定层次和内容的公共事业进行管理。[1] 而“社会公共性”更是经济法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法的价值、主体、权力(利)、属性上,更表现在经济法的义务上。经济法义务是一种社会公共性义务。经济法义务具有社会性。生活在市场体制下的人们是一种“经济人”,在通常情况下,他们自己为自己服务或者为了为自己服务才为他人服务,而往往不能或不愿提供社会服务,但许多社会服务如维护秩序、举办学校、基础建设、公共卫生、保护环境等等又是一个社会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社会服务要求经济法义务就产生了。经济法义务关涉社会的每一个人,它不是某个人的义务,而是每个人的义务;不是对某个人的义务,而是对每个人的义务。经济法义务从根本上不是由某个人来承担而是由每个人即由社会来承担的。第二,经济法义务具有公共性。经济法义务尽管最终要由每个人即社会承担,但也必须借助公共机构行使公共权力通过公共决策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来完成。第三,经济法义务具有无偿性。国家机关履行经济法义务是无偿的,如国家机关在履行调控经济生产、保障社会就业、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经济波动等。第四,经济法义务具有公益性。履行经济法义务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是为了给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提供他们作为人所必需的各种社会条件。[3] 了解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之后,对于我们进一步分析经济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的帮助无疑是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明显地,学习经济法能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公共性在社会法律生活中的地位,时时提醒我们不能忘了公共事业管理的 “公共服务精神”。 3.1经济法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公共决策理论也叫公共选择理论,是指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学派。[4]正是由于经济法具有社会公共性,所以在我们进行公共决策的学习时,我们脑里就会展现出一个有力的法律理论依据,并且更多地会考虑决策所带来的外部效应。无可否认,这对决策者做出准确有效的决策(也就是提高正的外部效应)是非常有帮助的。缺乏有力的相关理论依据,决策者所做出的决策往往会牺牲大部分公众的利益,这种决策是失效的。而且公共部门在做出公共决策的很多时候,其都有机会成为市场主体,这时公共部门就需要学习、掌握好经济法,运用经济法维护公共利益,做出一个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决策。 3.2经济法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提供法律依据 20世纪末叶,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由于在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公共服务费用的节省方面的突出成绩,已经成为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方略。同时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但如何才能保证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呢?明显地,法制化的政府行为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重要保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广泛接触,公共部门的强制性和私营部门的赢利性极容易导致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权力与利益交易的“寻租”行为,这不仅会损害公共利益,使社会真实需求得不到正确显示,从而也使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功能难以发挥。公私合作却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既而对政府的可信任度构成了威胁。[5]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运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才能有效地阻止“寻租”行为的发生。经济法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依据,政府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经济行为的干预和协调,可以抑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使经济的运行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要求,保障经济健康、高速、有序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保证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效运作。 3.3现代化过程中所要求的社会保障需要经济法的保障 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包括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滞后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导致社会分化、动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不符合以“社会公共性”为核心特征的经济法的内在要求。而这些问题又是一般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无法解决的,需要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重新整合,而经济法就是国家平衡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解决现代化问题的法律手段。[6]所以经济法对于我们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4.结束语 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为适应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改革的需要,以管理对象为依据而设立的一个应用性专业,也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类新兴的发展较快的热门专业。尽管如此,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在我国的认知度和美誉度都不够高,作为学习这一专业的我们一定要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更好地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打响我们专业在中国的知名度,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c9fa669b6648d7c1c7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