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价值 摘要:孟子把道德意义上的“仁”扩充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使之具备法律性质的约束力,即为“仁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才能治国平天下。“仁政”思想在今天仍不失为一种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孟子;价值;仁政 一、孟子“仁政”提出的背景 孟子的政治思想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他通过“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推出了人性本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种以“不忍之心”而采用的“不忍之政”便是“仁政”。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战国时代,诸侯并起,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孟子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下,非常关心人民疾苦,为改变这种现状而积极寻求出路。可以说,“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强调道德上的自觉自律,孟子把这种道德意义上的“仁”扩充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使之具备法律性质的约束力,即为“仁政”。 二、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选贤任能的政治追求 孟子要求当政者要实施仁政,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法先王”,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相反,“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孟子痛恨战争,主张效法先王,仁者无敌。二是“选贤才”。在孟子看来,法由人制定,由人来执行,所以关键在于人。正所谓“唯仁者宜在高位”,否则天下大乱。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也就是说,天下国家之根本在于统治者个人的道德。因此选举贤才至关重要。 (2)“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 《孟子·尽心》篇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这段论述是对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总结和升华。孟子认为民是国家之本,而王道仁政,重在贵民。如果轻民、贱民、残民,便无王道可言,亦无仁政可言。所以,只有不嗜杀人的君主才能统一天下;一国的君主要注意保民而王、与民偕乐;在治国时不能耽误民事。这些都是孟子民本思想的表现。 孟子认为民心与仁政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施行仁政就是认识到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重视人民大众的作用。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也是对孔子“忠君”思想的突破。齐宣王好乐,孟子问他“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要与民同乐,才能让人民在感情上和君主产生共鸣。 (3)“制民恒产”的经济措施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征战连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站在民众生计的立场上,孟子主张“薄税敛”,强调“取民于有制”,也就是严格按照他想象中的尧舜所定的税法来办事,“事取其中”,不轻也不重,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遭到彻底破坏,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基于对“民无恒产则无恒心”的社会规律的总结,他提出“制民恒产”的主张,成为仁政的经济基础。所谓“制民恒产”就是为百姓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孟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广大农民是否有恒产是农民能否生存发展下去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兴衰的标志或根本原因。民众有了“恒产”,生活安定,“养生丧死无憾”。因此,如何使民众拥有恒产,就成为孟子实施仁政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仁政”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在仁政问题上,孟子关注的对象有两个,即君主和百姓。他提出仁政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所以“仁政”既是统治者平天下的法宝,又是维护百姓利益的重要手段。 (1)为君主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治国之道。 孟子认为,君王不普及“仁政”,不是客观上不能为,而是主观上的逃避。“人皆可以为尧舜”,即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仁政思想对后世统治者的影响是深远的,西汉初年从刘邦到汉景帝所实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及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等等都直接受到了孟子思想的启发。 (2)启发了人民的觉醒。 孟子关注民生问题,他看到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政权安稳的决定性意义。他极力反对“暴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肯定了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力,赞成“汤放”、“武王代纣”的正义行动。这种治国理论给封建统治者和人民描绘了一幅理想的仁政蓝图。 四、“仁政思想”的现代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038300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