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介绍大熊猫的外形、生活习性、分布地区等信息。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和积累材料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领悟写动物的方法,通过实例抓住动物的特点具体描写;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来一起猜个谜语,把我们今天的客人请出来。 2.课件出示谜语: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3.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国宝大熊猫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请同学们谈一谈大熊猫给自己的印象。 4.导入: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许多小朋友都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今天我们就尝试着把大熊猫介绍给别人。 二、交流资料,答疑解惑 1.引导交流:关于大熊猫,你有哪些疑问?把你的疑问写下来,一会儿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 2.学生自主交流,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写下来。投影仪展示学生梳理出来的问题。 预设: (1)大熊猫是猫吗?(2)大熊猫吃什么?(3)大熊猫有哪些典型的生活习性? (4)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5)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 (6)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的“国宝”?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网络、书籍、向其他人咨询等) 4.小组交流如何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来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5.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解决了哪些疑问,哪些问题还未解决的,提出来,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指导方法 1.过渡:同学们对大熊猫有一定的了解了,我们如何把这些内容有条理地结合在一起,介绍给别人呢?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来寻找方法。 2.回顾课文内容,学习介绍事物的方法。 (1)在《我们奇妙的世界》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个奇妙的世界的?(从天空、大地两个方面来介绍世界的奇妙) (2)课件出示《海底世界》第2—6自然段的开头。 ①引导学生回顾《海底世界》中,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从海底的环境、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藏五个方面来进行介绍的) ②第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第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别是那一段的 1 总起句,全段就是围绕着总起句把内容写清楚的。) (3)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启发学生回忆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色彩丰富、形状多样、变化极快的特点) (4)小结:通过回顾学过的课文,我们知道了在介绍事物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介绍,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总起句,围绕总起句进行介绍,条理将更加清晰。 3.出示教材中的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图表,了解图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介绍了大熊猫的名称、类别、食物、分布地区几个方面的信息) 4.小结:我们可以把书中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整合,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如大熊猫的外形、分布地区、生活习性等,抓住大熊猫的特点进行介绍。 5.过渡:如何使自己的介绍更加生动具体呢?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方法。 (1)课件出示例子: ①“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把事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 ②“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活泼生动) (2)小结:我们在介绍事物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会使我们的介绍更加生动、具体。 四、提出要求,完成初稿 1.提出要求: (1)大熊猫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等。 (2)可以写大熊猫怎样吃饭、嬉戏、活动、休息等。 (3)还要写出自己和大熊猫之间的联系。(写一件具体的事) (4)给文章“化个妆”。(加入一些修辞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动静结合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结构形式,例如:过渡句,首尾呼应等,进一步完善文章。)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3.阅读自己写完的习作,看看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并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习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评一评,讲一讲。 二、互相交流,进行修改 1.指名上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评一评。教师注意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2.出示习作评分要求,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习作评分要求: 慧眼小神童:观察仔细,能比较具体地写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神笔小作家:语句通顺,用词准确、生动,能按照一定顺序形象、具体地写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动作情态等。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10da2a6c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