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说课稿

时间:2022-04-04 16:0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雷电颂 【说教材】

《雷电颂》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第二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散文诗,都是作者通过对寻常事物的多情描画,传达出激荡心灵的声音。单元导学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建议是“加强朗读,注意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诗人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象征的表现手法,独特的抒情方式,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磅礴的气势、瑰丽的想象,还有那爱国者的不朽的灵魂。 【说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 知识与能力目:1.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和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2.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过程和方法目标:根据语句内容有感情朗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走进屈原的精神世界,体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 重点:在朗读中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情感 难点:各种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 【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诵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归纳法 【说学法】《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 朗读法 勾画圈点法、合作探究法、联想法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你知道狂风的咆哮吗? 我知道,这是一个人的怒吼! 你知道震雷的轰隆吗? 我知道,这是一个人的愤怒! 你知道闪电的威力吗? 我知道,这是一个人的抗争!

(设计导语的目的:用这样的文学语言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兴趣)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 自由诵读,说原始体验。

2 如何把美的语言用美的情感表现出来呢?

学生简单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要注意朗读感情处理,确定感情基调;二、要注意朗读的语速、语调。三要边听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图面。

3 小组合作,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 4、优秀视频朗诵和老师示范朗诵

5、教师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某段,师生合作评议。 (这一环节安排一系列的朗读活动,是想引导学生与文本反复对话,学生容易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主旨,从而突破重点。 (三)难点感悟 分析形象

1、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2、学生积极想象,述说。

1


3、教师点拨、评价、总结

4、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设计理由: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走进屈原的精神世界,体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综合归纳,品析语言

1、这篇激情洋溢气势磅礴的人物独白之所以会读的那么琅琅上口,感染人,也在于句式的变化,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段,看看其中都运用了哪些技巧,注意不同的句式的朗诵技巧。

2、学生筛选并朗读 3、归纳并板书:(拟人句、呼告句,排比句、反复句)象征

(意图:通过朗读,再次感受激昂的语言、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达,而且也让我们主人公内心的爱国情感。 (五)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又采用了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借助酣畅淋漓的语言,表达了强烈的爱憎之情。作者的爱国之心穿越时空的隧道,一直影响到现在的每一个人。用心爱我们的祖国,和她同呼吸共命运。 【板书设计】

雷电颂

郭沫若

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爱国爱民 英勇无畏

象征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东海、长江、洞庭湖――象征人民群众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修辞 :夸张;呼告、拟人;排比、反复;比喻

设计意图:力求直观、简洁,突出本文知识要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9b670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