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对教学秩序的维护、教学管理的正常化、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带来不利因素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行表现也差,主要表现在行为上有偏离、情绪上不稳定、同学交往上关系紧张,易出现自卑、抑郁、孤僻等性格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学生”是班级的一种隐患,班主任只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避免他们影响其他学生或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1. “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家庭原因:①.“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紧迫。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②.“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孤儿。③.“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农村 “留守孩子族群”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1.2 学校原因:一是受硬智育、软德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分快慢班,办实验班,只重视尖子生,使得大批的学困生生活在无助无望的世界里,助长了问题学生的产生。二是部分教师重智轻德,只教不导,喜欢优生,歧视差生,使本身没有问题的学生心灵受到伤害,对教育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三是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育人方法简单粗暴,校园人际关系紧张,拉大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无意间的伤害。 1.3 社会原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不力,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中暴力与色情泛滥,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时,便先入为主的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最大享受,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贪乏,高尚娱乐、读书读报的习惯在农村不多见,充斥农闲生活时光的是赌博打牌,男女老少齐上阵,扯皮拉筋时时有。三是教育资源贫乏,没有适合未成年人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 2.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2.1 提供特殊的教育方式。 “ 问题学生”的问题一般由来已久,且已是深层的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我 们应重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问题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让他们享有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教育。班主任老师不应抱怨他们不懂事、不争气、不好管,而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其他身心发展上的问题,从人的心理上全面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同样的欣赏和期待,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 2.2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方面健全班级管理机制,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除“问题学生”滋生问题的土壤。可以建立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度化,对课堂常规、出勤、卫生、课间操、仪容仪表等行为规范,分组量化考评,每月一次,评比结果在“班级园地”公布;可以建立组间竞争机制,实现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竞赛,如上课听讲,回答问题、考试成绩、进步情况等,竞赛每月公布;可以建立个人考评制,对全班学生进行跟踪考评,在期中期末制定自己的各科学习目标和措施,考试后对照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自己的进步,寻找差距之所在,扬长避短,人人向上。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组建对子,“结伴同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谈心、座谈,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总之,营造了良好的班风班貌,“问题学生”产生问题、蔓延问题的土壤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不以考试成绩排名次、论英雄,对“问题学生”不轻视,不排斥,不体罚和讽刺挖苦,不翻老帐,不搞秋后算帐,更不做有损“问题学生”人格的训斥,而应当给他们千倍的照顾,万倍的关心,让“问题学生”感到温暖和爱心,使他们在友情和友爱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2.3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基础之上,为其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行为目标和学习目标;帮助“问题学生”选取易突破的有一定基础的近期目标,使其能在短时期内通过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及相应的身心体验,从而增强努力的信心,带动行为习惯的改观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进步。同时,要把短期目标、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当然还可以尝试采用目标激励法,学生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那怕是细小的进步,教师可以以各种表扬或奖励的形式加以肯定,并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2.4 采用多样的转化方式 2.4.1 坚定信心,采用迂回策略,在教育和等待中求得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此时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中遭受挫折就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们则会破罐破摔,所以转化问题学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认清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在不断的教育和等待中求得转化的进度。 2.4.2 遵循制度,掌握好尺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奖励和惩罚是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但对问题学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过多的奖励和惩罚对问题学生的转化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受惩罚的次数也比较多,但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为逃避惩罚而学会说谎、欺骗,以此来保护自己,在行为上造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这些对转化问题学生都是不利的。如果为了转化问题学生,对他们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不切实际地夸大表扬,而对他们的违纪行为置之不理,同样也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掌握奖罚的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 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育者在一次次完善与整合中个性化与社会化,从而使生命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完美到完美,从失误发展为成功。允许学生出错,教育者不但拥有幸福的教育体验,而且问题学生也会不再成为问题了。以爱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问题学生一定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afe322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