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发展指数:通过考察一个国家的预期寿命、成年人识字率和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经过购买力调整的衡量,用以测度消费者购买商品来满足基本需要的能力等三个指标,来考察一个国家“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长寿、学识、物质选择) 2、 霍夫曼系数: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的工业化程度的衡量指标。是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例。 3、 布登勃洛克式动力:人类的欲望推动经济不断增长,人的心理因素不断更替,主导部门更替,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4、 环境库兹涅曼模型: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向前推进,环境状况由先恶化逐渐转向改善。 5、 金融压抑: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金融现象。其特点主要有:在金融体系中,村存款、贷款的利息率被人为压的很低,呈现为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扭曲,过低的利率既不反映金融资产的供求,更不能反映资金的实际稀缺程度。 6、 后发优势: 替代性的广泛存在,技术引进与技术模仿优势,制度学习与制度模仿优势(管理制度方法),社会意识优势。亚历山大 格申克龙提出,后发展优势,落后得益。 7、 国家创新系统: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 创新能力,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提供理论基础。知识、技术、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为:企业、公共部门、研究与开发机构、教育和培训系统、金融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的信息网络。 8、 速水---拉坦模型:诱导型创新与资源替代论,由速水佑次郎和弗农 拉坦提出的农业发展理论。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基础上,即要素价格能正确的反映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论点是以便宜的要素来替代昂贵的要素,从而实现一系列的要素替代。一个国家选择何种类型的技术进步的道路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率与农业产出的迅速增长,依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而定。农业技术以及制度的变革主要是由各国的资源禀赋和产品需求诱导的。 简答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增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发展,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2、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分类 第一类:劳动力闲置。包括自愿闲置与非自愿闲置。自愿闲置有提前退休、沮丧的劳动者和隐形失业;非自愿闲置有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第二类:劳动力利用的不充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打零工、季节性工人、可见的低度就业和不可见的低度就业。 第三类:劳动力的低效利用。主要有多余劳动力和学非所用。 3、 世界上不同工业化的分类及特点 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特点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求利润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市场竞争机制是要素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借助于奴隶贸易等形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化进程一般采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顺序。 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特点是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私有制,排斥市场机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三、混合型工业化模式。其特点是几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基本是自由经济制度,但是受政府计划的调节。 4、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一、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分为微观和宏观。 二、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吃穿营养保养等 三、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 四、用于移民入境 5、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述 结合熊皮特的“创新理论”谈谈企业家阶层兴起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熊皮特创新理论假设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一种没有利润、利息、投资和非自愿性失业的静止均衡状态,他认为创新就是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该该理论最具特色的是企业家理论。企业家是创新的人格化,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落后国家要兴起,必必须有企业家阶层的存在。制度条件: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场制度,社社会风尚企业家的素质、才干、预见性、首创性、与敢冒险的品格很重要; 索罗残值:生产率的增长是由于知识使得 其他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 科技发展的动力:社会需求。利润的追求、竞争压力、 技术进步含义:由于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应用、、、、、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共同点:最本质的特征都是由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操作,最本质的就是技术创新与技术革命;都伴随着各级生产组织的变动,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结果都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小农生产转别为机器为主的 社会大生产。 不同点:内容范围 时间 名词解释:发展经济学 人力资本 诱致型技术变迁 简答:技术进步的类型、起飞的三个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9d1aa14afe04a1b171de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