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爱心

时间:2022-05-21 12:33: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体现爱心

教师都有一颗爱生之心,但往往有些教师认为有好心没好报。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把爱心体现出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学生。用一句学生常用的话,老师应该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这里的人,指的就是学生的人格。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不惜占有学生自由发展与休息时间尽量多布置作业,以使自己所教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落别人之后;甚至动辄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更有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将吹牛拍马、打击报复这一套也引入师生关系,迫使学生接受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的现实。在国外,像这样专制式的教育,几乎已经被所有的国家所摒弃。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学会生存的口号后,又于一九八九年提出会关心,同样在最近又要求当代世界青年应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正如有位中学校长所说,真正有生命力的、跨世纪的学校,是尊重人格的学校;我当过十年的班主任,太了解尊重学生人格的意义了。

其次是了解和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老师们常说生如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然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里很少有教心的,即培植人的善心,包括良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请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我希望你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而更是教我们做人;老师,请您也把我当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请您更要看我所作的努力;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我的能力。 第三是严格要求学生。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相结合。但是一讲,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西方教育的严更多的体现在做人教育上。马克思曾和他的女儿劳拉有过一段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谈话,劳拉问他,你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欺骗和奴颜婢膝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才品德的要求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对人的人品,人格,品德,品行,道德,修养,素养,教养,涵养,情操,礼貌礼仪、风范魅力、举止风度和人文精神的要求上。


再就是要为人师表,作风民主。为人师表是教师品德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在学校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让学生做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立即听从,乐于接受,而且完成的很好;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却无动于衷,懒于接受,即使被迫做了,也是马虎了事。于是,人们就说,前一种教师在学生中有威信,后一种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

有的教师对于调皮、不顺从的学生,往往采取训斥、威胁、甚至惩罚的手段,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来了,学生在教室里鸦雀无声,安安静静,教师对此十分满意,以为自己有威信,有办法。殊不知这并非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尊敬,而是基于威慑,表面上暂时的遵从。当教师一走,教室里又是翻天覆地,乱作一团。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是决不为过的。 我们必须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好学生的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7de2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