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朗读.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朗读法 谈话法 教学用具:课件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 教学过程: 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课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首古诗、词、曲,很有节奏。我们还学过一篇文言文叫《杨氏之子》,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的背好吗?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古文,能说说你对古文的感受吗?看来每个人学的时候感受是不同的。古文虽然有点难,但觉得挺有意思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文言文,题目是《伯牙绝弦》一起读。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的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好吗?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自由读课文,把子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 (教师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é”。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 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 3、齐读课文。要注意刚才提到的几个字,注意停顿和节奏。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在兮和若后边停顿很好,最后一句我和你们读的都不一样。师范读,学生跟着读) 小结: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可以用“/”画出停顿。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会读的更好的。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1、理解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总结学习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机械的翻译应该学会变通) (2)伯牙为谁而绝弦?(板书:钟子期介绍: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2、理解大意 (1)自渎课文,试着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班上汇报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他的组可以补充。 哪句话你的理解和他们不一样? 理解“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善”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意思一样吗?(理解同字不同意的现象。) 谁能用赞叹的语气读这句话?练读 刚才他你们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板书:念)(教师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汉字多么丰富哇!) (4)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同桌听,看谁讲的生动? 3、感悟知音 (1)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2)他们是什么关系?(好朋友,知音)从哪儿能感受到他们是知音呢? (3)看图: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他们互相的欣赏着,互相的赞美着。 (4)善听的子期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吗?还听出了什么?(像山一样的志向,像海一样的胸怀) 4、想象说话 善弹的伯牙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就让我们在音乐中想一想好吗? (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2)你就是善听的子期,你能试着把你听到的,想到的,用课文中的方式表达出来吗? 5、点明中心 无奈世事难料,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齐读最后一句话,用一个词来概括伯此时的心情。能够感受到什么?(感情深厚) (2)我们再读这句话的时候感情就不同了。读书就是要读出不同的感情来对吗? (3)这句话是故事的结果,也点明了中心思想。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在〈警世通言〉中。我找到了一首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写的悼念诗。 2、出示诗学生读 3、后人感动于他们的情谊改编了一首同样感动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在乐曲中再一次的朗诵课文,能背下来的可以跟着背。 总结: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7c1511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