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时间:2022-07-22 01:19: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文素养犹如一棵大树,大量的积累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丰厚的底蕴,才能真正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它依然溢彩流光,熠熠生辉,滋养着现代人的精神。小学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在这年龄段让他们大量背诵经典,接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润泽,让传统文化精髓在吟诵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大有禆益。



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



1 诵读积累

诵读方法分自由读、对读、小组读、集体读,又可分为默读、有声朗读等。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更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由小老师带领大家反复朗读书写在黑板一侧的诗词,直到任课教师到来。利用好这短暂的课前三分钟,每周可熟记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便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了。



诵读是对美的感知过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千万不要定死任务。教师应该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让古诗词这种当时流行歌曲,成为我们的学生一唱就会的、现代的流行歌曲



2 参照朗诵

参读法就是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获得较完整的诗词形象和系列化的思想内容。如学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西湖的名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所描写的是西湖上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夏日荷花,天的莲叶别样红的荷花相得益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的则是晴天和雨天时西湖上淡妆浓抹总是恰到好处的美丽;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307731172ded630a1cb6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