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35分) (一)(9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 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3分) (1) (2) (3)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1分)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3分) (二)(8分)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选段中的亲人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请写出小标题。(2分) 。 2、“雪中送炭”比喻 。(2分) 文中的 “雪中送炭”是指 。(2分) 3、用“雪中送炭”造句。(2分) (三)伞的故事(18分)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写出来。(3分) (1)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 ) (2)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 ) (3)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 ) 3、请用“ ”划出与“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相照应的句子。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 。(3分)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表达了“我” 。(3分) 5、课文已用“‖”分好段落,请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4分) 第二段: 第三段: 6、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伞”,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8998d4195f312b3169a5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