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2.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和孟浩然的两首诗。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山居秋暝》,本诗的作者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能将绘画的原理与技巧灵活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他的诗充满绘画的美感,苏轼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朗读课文品诗意 1.读课题,释题 2. 抽学生读 3. 齐读 三、诗中有画 1.师:苏轼称他“诗中有画”,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你喜欢哪一幅画面,为什么?(小组合作交流) (1)第一幅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2)第二幅是“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3)第三幅是“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 (4)第四幅是“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正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竹林外。 (5)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2. 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山水景色。真不愧为“诗中有画”。 四、画外音 1、说到这儿,我们把握了诗中蕴含的画面,对“诗中有画”有了初步体会。学诗不但要把握内容,还应体味作者的感情。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 对山居秋景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始终流露出诗人远离人世、回归田园的愿望。 2、翻译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天的芳华景物已在不知不觉中衰败,秋景却很美,我还是愿意留居山中,不想归去。 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看诗的尾联,我们有一个疑问:王维本在做官,为何向往隐居生活呢?做官是入世,隐居是出世。唐代诗人,尤其是盛唐诗人大都渴望步入仕途以实现人生抱负。要解开这个谜,我们必须了解一下王维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王维早年曾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但由于身在仕途,也曾一度有过匡世济时的理想。特别是在张九龄拜相以后,王维曾极力称颂张九龄的一些政治主张,得到张的赏识与信任。但随着张九龄的罢相,王维的仕途也渐趋坎坷,对当时的官场开始感到厌倦;在这种情况下,早年对佛教的信仰开始在他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40岁以后便“吃斋奉佛”,曾一度在终南山和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以与友人赋诗唱和相酬为乐,表现出厌恶世俗、逃避现实的隐逸情趣。本诗便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山居秋暝》表现了王维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倾向,作者渴望寄情山水享受心灵宁静,追求高洁的人格。也流露出对仕途失望,厌弃官场的情绪。同时,我们还学会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 山居秋暝 诗中画 画外意 明月 松 清泉 石 ——自然美 向往田园 寄情山水 竹喧 浣女 莲动 渔舟——生活美 远离尘俗 厌弃官场 借景抒情 以动衬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12a61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