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社会学复习题答案

时间:2022-04-01 01:05:0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社会学》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共30空,每空0.5分) 1.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 2.涂尔干;教育社会学概论》

3教育机会不均;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性别差异

4.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规范性和功利性;规范性与强制性 5.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6.传统权威;传统性影响;人格性影响 7. 规范的研究取向;微观的研究取向 8. 财富;权威

9.“保护功能”;家庭背景;社会地位 10.玩乐型文化;学术型文化;违规型文化 11.社会差异;社会变迁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

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文化: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之总和。中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之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心理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民族性格等,而价值观念的系统是其核心。

3.教育机会均等:有多种解释:一是起点均等(包括就学机会及学校条件的均等),二是过程均等(包括教育内容及师生关系互动的均等),三是结果均等(包括学业成就,最终所获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

4.同辈群体:亦称同龄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伙伴群体。同龄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1、具有身份认同作用;2、具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3、具有情感替代作用;4、具有学习人际交往作用。同龄群体中的对照群体:1、同龄伙伴中的自然领袖人物;2、英雄人物和杰出人才;3、青春偶像人物。 5.教育分层:教育分层又叫教育层化,是指将社会职业、财富、权力、文化和地位等按照社会成员具有的不同教育程度进行重新分配,使原来的阶级或阶层得到补充和延续,同时也形成新的阶级或阶层的过程。它包括:⑴教育结果(不同的专业、学历等)对社会分层的作用和影响;⑵教育活动本身内在的分层作用,即教育活动本身(如课程内容、选拔人才的方式


及淘汰机制等)对人的分化和选择是导致人们获得不同教育结果(取得不同教育文凭),进而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不同地位的主要因素。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共4题,每题8分) 1.简述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答:社会变迁主要包括社会渐变(社会较长时期内逐渐出现的量变);社会剧变(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社会混变(社会子系统之间关系的紊乱状态)

社会渐变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教育系统进行某种微调,即以不改变整体特质为前提的适当调整。社会剧变容易导致教育重构,即教育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成的结构上的异质更迭,彻底否定前结构。社会混乱容易导致教育失范,教育系统在解决特定问题时,陷入无章可循,有章难依,随意择章的困境,导致行为失范。

2.简述校园文化的积极功能。

答:(1)社会化功能: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优化校园的精神环境和青年学生的心理环境,创造出具有凝聚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意识,形成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文化形态。

(2)发展青年学生个性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锻造下,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3)青年学生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功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学生畅通思想和心理宣泄的最佳渠道。

3.教师地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教师地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地位的主体即教师自身,地位的背景即外部社会,地位的客体即学生。

教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是其地位树立程度的重要影响维度。

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对教师地位的影响也是广泛的。从法定层面看,在极端的情况下,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甚至可以使教师的法定地位荡然无存。从传统层面看,在以拜金主义思潮的冲击为特征的社会剧变时期,教师地位多半名存实亡。从专业层面看,在信息化社会中,以大众传媒为主干的社会因素的教育功能打破了教师的垄断地位,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所下降。

学生差异对教师个人地位影响较大。比如学生对“最有成绩的教师”类型的选择因其年龄阶段而异,随着从小学到高中年龄阶段的递进,学生对教师的专业地位的成分逐渐增加。

总体来讲,教师地位包含教师的制度地位和教师的实际地位。前者源于社会认定,后者基础是学生认可。在同一社会状况下,教师的制度地位不因人而异,也不因时而异,但教师


的实际地位是不确定的,因情而异的。

4.简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

答:教育社会学是以示明教育中的社会事实为己任的一门学科。

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是典型的事实性学科。作为社会学的子学科,教育社会学也必须是以研究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以事实判断为其基本研究原则与方法。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4分)

1.结合实际谈谈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答:在起点均等的意义上,关于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影响的研究,集中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这些研究几无例外地表明,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非同小可。总体趋向是,家长的文化阶层越高,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首先,高文化阶层子女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似乎比低文化阶层子女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其次,高文化阶层子女比低文化阶层子女更容易实际获得教育机会。文化差异对教育会的影响往往比较顽固,不太容易受家庭其他背景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大幅度波动。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文化差异的影响可能会冲淡经济阶层和职业阶层的影响。

2.试以教育社会学理论论述你未来打算怎样扮演教师角色(或至少是孩子的父母角色) 答:首先,我觉得教师应该有平等互尊的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开放式的不平等已经越来越成为每个社会个体所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是一种绝对的不平等向相对的不平等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并教导学生具备互相尊重的品质。尊重不是代表不严格要求,所以我首先必须做一格尊重学生但严格的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特征是希望任何一个学生都得到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其次,我会是一个很爱护学生的人,我觉得一个老师,哪怕仅仅是作为一个人,都必须具备一种人文关怀的品质。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在我们以仁爱为传统的文化氛围里,必定会在社会交往中受挫。

前两种观点是属于我作为社会代表者的角色扮演,作为同事角色,我觉得至少应做到真诚与宽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2cf93916fc700abb68fc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