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第六单元《唐诗三首》整合构思

时间:2022-04-23 15:15:3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下第六单元《唐诗三首》整合构思







——



/熊幸




八下第六单元的《唐诗三首》比较长,我们决定先讲,让学生有时间慢慢背。计划用三节课,一首诗一节课讲完,周五已经讲完《石壕吏》。我决定按计划讲完三首诗后,再讲一节整合课,三首诗都是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同情的,单元提示里明确地讲出来了。两位诗人让我想到了杜甫的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因为杜甫有两首,再补充白居易的《观刈麦》让学生对这位诗人有更具体的了解。想好大概思路,习惯搜一下语文湿地和王君青春语文工作室,如果有一样的,我就直接照搬了。我发现这课很多篇整合,大家都是从这三首诗表现民生疾苦这方面入手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周忠玉老师的第四期课程直接就是《穷年忧黎元——八下六单元<唐诗三首>群诗教学解读及微课实操》,名字跟我想到的一样,我特意听了,她也补充了《观刈麦》,从苦难的生活、苦难的方位和苦难的形态等方面入手,用了很多名家点评勾连,备课特别充分,有些问题的设计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表现很精彩。我跟她的还是有不一样,她是一开始就整合,是大课。我是先分后合,会简单很多,是小课,还是录一下吧。

一、导入: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意思是一年到头都为百姓的疾苦忧虑,嘴上叹息不已,心中焦急不安。杜甫关注老百姓在战乱之下的不易,哪怕从自家的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困窘中,想到还是千千万万无法安居的人。白居易在《寄唐生》中写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意思是只写人民的疾苦,希望使天子知道。他的《卖炭翁》能看出他这一思想。这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眼中有百姓,心中有悲悯,所以诗篇留千古。二、补充白居易《观刈麦》观刈麦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读诗歌,正音后再读。2.请同学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三、请同学们比较这四首诗的异同。






请结合表格谈谈这四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四、如果这四首诗要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请简单说说理由。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按作者分肯定很多学生能想到,其他还有很多种组合,学生能言之成理即可。最后我会跟学生分享我自己的的看法,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1.《石壕吏》和《卖炭翁》一组,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没有明确表述出来。请你概括一下作者的态度,并说一下从诗歌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观刈麦》则在后面明确都表达了诗人的态度,请找出相关诗句。五、如果让你写一篇关注民生疾苦的文章,你会仿照哪一首诗的选材构思?请具体谈谈。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像两位诗人那样,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计民生,我们写作时就有更广阔的题材,也会有更深刻的表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bdf622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