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观刈麦》 《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五月又到了。浓重的盛夏的色彩在天空、田野上渲染开来,一阵阵暑风洋溢着阵阵淡淡的麦香。五月。收割小麦的季节。一片金黄将路人的视线吸引在田间,像装满了磁铁一样的莫名吸引力。阳光烘烤着地面,似乎也像暖气、桑拿一样蒸发着路人、农民的水分,在大片大片空旷的金黄中,偶尔会看到几个农夫,头也不抬地用力挥舞着镰刀,而他们的脸上,脖颈上,是闪耀着光泽的——那是汗水在阳光下的颜色。 忽然,一阵南风吹过,只看见一片金色的海,泛起着微波,颇有点“铺天盖地”的气势,瞬间吞噬了田间的人影。隐约看见在田间泥泞的小路上,一位妇女提着一个篮子来给田间劳作的丈夫送饭菜来吃,身旁一位瘦削的孩子紧紧地跟着他的母亲,手中提着用壶装的饮料。顺着他们炙热的目光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男人正在南冈辛辛苦苦的割麦。泥土滚烫地烘着双脚,像火一样的烈日烘烤着脊背。明明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却还不觉得炎热,只为珍惜夏天白昼的时间长,可以多收割一点麦子。 又看见了一位贫村妇,手中抱着孩子走到田垅旁,那孩子完全没有正常婴儿应有的白皙,可爱,却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深凹进脸颊,有一种说不出的愁苦。那位黑瘦的农妇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粒,左手悬挂着一个破筐,弯下腰来捡拾路边的麦粒,哀怨的眼神中浓郁的无可奈何不言而喻。“这位大哥,因为缴纳租税田地早就已经卖光了,只好拾这麦穗来填饱肚子。哎,这世道让人怎么活啊。”在割麦人关切的询问下,贫妇叹答道。她很努力地想挤出一个微笑,但是一丝愁苦却油然而生。“是啊……”割麦人凝神沉思了一会儿之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农民这么辛辛苦苦的劳作最后却只能落到拾麦穗的下场,而今我有什么功德,竟然不用从事种田和植桑,做官的.吏禄三百石,到了年底尚且有余粮,这可真是令人羞愧难当啊! 拓展: 《观刈麦》白居易唐诗鉴赏 观刈麦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⑵。 妇姑荷箪食⑶,童稚携壶浆⑷, 相随饷田去⑸,丁壮在南冈⑹。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⑺,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⑻。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⑼, 右手秉遗穗⑽,左臂悬敝筐⑾。 听其相顾言⑿,闻者为悲伤⒀。 家田输税尽⒁,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⒂,曾不事农桑⒃。 吏禄三百石⒄,岁晏有余粮⒅。 念此私自愧⒆,尽日不能忘⒇。 (注释) ⑴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⑽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⑾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⑿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⒀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⒂我:指作者自己。 ⒃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⒄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⒅岁晏yàn:年底。晏,晚。 ⒆念此:想到这些。 ⒇尽日:整天,终日。 (白话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92d984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