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 教具预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咱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何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按照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觉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够速算出得数。 指出:此后碰到如此的题目,能够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你还能举出如此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51学生举例,如:12+3=6 14-17=328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按照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互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归纳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14 ”,看看那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18”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觉规律仍然存在。) 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进程。 能够如此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取得4÷8=12(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取得2 ÷8 =14(个),所以,每一个31孩子可分得12+4=4(个)。 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一想按什么顺序试探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 2 . 141=()+1()1=()+1()+1()11=()+()+1()1=()+1()1+()+1()+1()+1()1+()+1() 113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12。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咱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同时,咱们还探索发觉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形的计算规律,那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 咱们在计算如此的题目时,就可以够直接得出结果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8b5eee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