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教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一、转变教育观念。“双减”背景下,作为一线老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等新鲜事物。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适应现在的课堂。要从原来的“老师怎么教”转变成“学生怎么学”,在课堂上,要知道把学生放在何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自我发展之路。”“双减”的目的就是要解脱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和校内课业负担,让孩子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更好地践行教育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目标。 二、作业与教学要密切联系。老师在备课时要把课后作业纳入备课环节,上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解答课后作业的方法点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无障碍,中下层生做作业感觉不会吃力,这样就节约了做作业的时间,作业上交不齐的问题也会缓解。老师在备课时布置作业这一栏要把作业写清楚,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你对这些作业指导的方法。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不能超前布置作业,对作业中知识点的答案要准确,不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答案模棱两可的现象。 三、作业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作业应该跟课程内容一致,可以是长周期作业,也可以是短周期作业,有些难度大的作业不能今天布置,明天就上交,这样学生的作业交不齐不说,还会打击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有些容易的作业也不能用时太长。要充分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上交作业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作业质量会更好,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四、作业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作业也应该有一定差异性,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要分层布置,我们学校在作业布置方面就很有创造性,按3个基础题(3选2)+选做题X,这样的弹性作业能较好地解决各个层次学生作业上交不齐的问题。学生吸收能力有快有慢的问题就解决了。如六年级《草原》这一课,这一课的作业,以前大多数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让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段,并默写出课文第一段,如果我们这样布置:以第一自然段为基础,以导游的口吻对草原美景进行演说,要说出草原美和自己的感受。你看,这样的作业质量就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就更愿意参与了。还有一次,一位朋友教了一年级古诗《咏鹅》,问我要怎样布置作业,我说给他改,朋友说,一年级刚来字都没认识几个,你要他改诗,有这种能力吗?我说不用担心,布置下去,肯定受欢迎,后来朋友布置下去了,作业收上来一看,真是不一样。一个小朋友改的《咏鸭》鸭鸭鸭,潜水把鱼抓,抓到一条鱼,向天乐嘎嘎。《咏狗》狗狗狗,天天跟我走,谁敢挡我路,它就朝它吼。这些作业学生很喜欢,作业布置要动脑筋,作业形式要创新,书面作业:画概念图,画思维导图。听说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20645af9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