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的应用 妇产科手术,临床情况较为复杂,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术中麻醉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手术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面临较高的医疗风险[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亦有了显著的提升,一些高层次、创新型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循环管理法是一种以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为主题的服务管理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目前已成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一种基本方法应用到医院临床的管理中[2]。 因此,为了探究该模式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的管理意义,我院选取30例护理人员进行了临床试验,详细报道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3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年龄在22~50岁,平均363±21岁,工作时长05~252年,平均91±15年;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学历8人,大专5人,中专2人;实验组15名,年龄在23~49岁,平均365±20岁,工作时长06~260年,平均95±14年;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学历7人,大专6人,中专2人。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期间表现良好,态度端正,无任何违纪行为和医患事故,服务意识较强。 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年龄、工作年限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005。 12方法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应允下,对两组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对照组采取普通的护理管理手段,包括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和工作培训,如手术器械、医疗急救药物的准备、患者体征的观察及情绪护理、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术后护理等,同时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并通过开组会、周报告等形式交流工作内容,做好任务分工,明确个人权责。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循环管理法学习培训小组,由护士长担任总负责人,护理人员参与学习,确保循环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具体包括①计划根据妇产科的具体情况患者数量、病情,护士工作安排表、病房、器械配备情况等,由护士长起拟护理人员质量管理计划书,分阶段的制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及周计划;制订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明确个人职责,经小组讨论学习后报送护理部备案。 ②实施在该管理模式正式启动后,护士长作为活动负责人,要对具体的实施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对科室内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纠正与改进。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建清洁、卫生的病房环境,规范病房布局与探视制度;确保患者科学饮食、按时运动与休息;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与临床依从性。 ③检查选取骨干护士,负责检查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优质护理、护理安全、规范化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等各项工作,并负责召开每周例会,对本周工作内容进行总结与反馈。 护士长每周对科室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及时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④处理护理部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对管理模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评价,逐渐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全科乃至全院推广。 对于管理工作中遗留下的问题,由护理部召开会议,经全科医务人员进行商讨解决,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于下一个循环中试行。 每个阶段用时一个月,四个阶段为一周期,要注意保证每个阶段和周期层层递进,紧密衔接,以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法管理前与管理后,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护理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 其中,护理质量参照《护理考核评分标准》2000年版进行评判,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服务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评分结果。 经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率与纠纷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005。 3讨论妇产科,是医院中的特殊科室之一,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但关系着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更承担着社会的风险与期待[3]。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型,传统的生物医疗以及主动-被动医患关系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7a4cf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