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舞蹈

时间:2022-04-24 20:12: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魏晋南北朝的舞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政权林立的时代,北方很若干好多数平易近族入主华夏,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南北朝时,原北方的统治者向江南迁移,北方则归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平易近族统治。因为南北两地统治者的风尚习尚、文化娱乐糊口迥异,其乐舞的气概和特色也截然分歧。

第一节 南北方乐舞的交流



跟着三国鼎峙排场境界的竣事,北方汉族政权的南迁,精髓夏的乐舞带到了江南,北方的杂舞与南方的荆嚣张西声相连系发生了新的乐舞品种,也就是《清商乐》同时北方少数平易近族入主华夏,也带了他们的乐舞,与华夏原有的舞蹈相连系,形成后来北方地域的舞蹈特色。

一、汉族的清商乐



三国时代,曹操统治的北方,杂技百戏仍流行不衰,“鱼龙曼衍,弄马倒骑”,曹操死后,其陵墓铜雀台的歌舞即是《清商乐》的初步,是来自平易近间经宫廷加工清算的乐舞。曹丕称帝成立魏国(220年)后设立了“清商署”。此后,跟着东晋南迁,一部门乐舞领受了“江南吴歌”、“荆嚣张西声”,这是清商乐进入江南后的较着转变。总之,魏晋、南朝的汉族俗乐总称之为《清商乐》

1 北方的杂舞



杂舞是魏晋南北朝创作类舞蹈的总称,杂舞中有前代遗留下来的《明君》、《圣主》,均由鞞舞成长而来,《公莫舞》则由巾舞成长而来。此外,还有按照平易近间传布的舞蹈创作的《杯盘舞》、《拂舞》等。



西晋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养蓄众多舞伎,恒舞于室,其中舞得最好的是绿珠,石崇作《明君舞》,绿珠饰演明君(即昭君),《明君舞》厥后也归入《清商乐》中。晋太康时风行的《杯盘舞》(又称《晋世宁》,祝愿晋世获导俪濑)舞者用手栖身杯盘,一再而舞。晋人谢尚的《鸲鹆舞》是模拟鸟的舞蹈,他在公开场合之下,舞起来屈伸俯仰,旁若无人。南京西岗出土的西晋鸟兽人物瓷罐,良多灾类聚于罐顶,造型斑斓,下面有似带面具的男舞人,扬起长袖和吸腿起舞。


魏晋文人崇尚清谈,褒衣博带,手执塵尾赡桑他们常怀有人生无常、时行乐的人生不美观,喜爱轻盈超脱、抒情委宛之美,这在必然水平上影响了那时的舞风。东晋顾恺之所绘的“洛神赋”中,洛神修颈细腰,手执塵尾扇,飘带萦绕,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恰是这一时代审美的典型。另一幅是一男人立于饰有羽葆流苏的双鼓前,手执一双鼓棰正在吹奏。河西走廊的酒泉丁家闸魏、晋墓出土的《燕居行乐图》也有华夏舞风,舞伎头戴花冠,手持便面(即扇子)起舞,显得轻盈潇洒。

2 南方的吴歌



吴国的乐舞也相当兴旺,西晋武帝平吴之后,收纳乐伎3000人,足见吴国歌舞伎人人数之多和歌舞之盛。出格是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所作的《白纻舞》一向流行不衰,良多诗歌都曾歌咏过这个舞蹈。

《白纻舞》



白纻舞最早呈现于三国时代的吴国,舞伎着江南白纻制成的舞衣,质轻如云,色洁如银,广袖长裙。晋《白纻舞歌》:“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白纻舞》后收入清商乐一向留传到隋唐。到了晋代,白纻舞逐渐受到封建贵族的喜爱,以至南北朝的齐代和梁代以来,已经成为宫廷豪族的常备娱乐节目,表演极为频仍。白纻舞衣不仅质地轻软,而且袖子很长。这种长袖最能浮现白纻舞舞蹈动作的特点。舞女双手举起,长袖飘曳生姿,形成各类轻盈的姿态。

在表演白纻舞时,往往有声乐和器乐伴奏。晋代张华的《白纻舞歌诗》有“齐倡献舞赵女歌”的诗句,南朝齐代鲍照的《白纻歌》有“秦筝赵瑟挟笙竽”的诗句,正声名在统管交响、轻歌流唱之际,舞女如斯起舞的场景。南朝梁代沈约,曾经奉梁武帝之命写成《四时白纻歌》分为《春白纻》《夏白纻》《秋白纻》、《冬白纻》、《夜白纻》五章。表演《四时白纻歌》时,凡是为五个舞女集体起舞,表演竣事后,这些舞女还要向不雅鉴赏表演的王公贵族进酒。

因为白纻舞是在劳动中发生的,而且先在平易近间传布,所以早期气概清爽。晋代往后,白纻舞进入了宫廷朱门,受到绮靡奢华的贵族风尚的感染,灯揭捉艳起来,这时舞女已经不穿素雅的白纻舞衣,而穿起带有各类花纹图案的丝织舞服,全身还佩饰着珠翠,连舞鞋上也缀有明珠。

《玉树后庭花》




南朝陈后主好歌舞,自己创制了《玉树后庭花》,这个乐舞可谓南朝最闻名的宫廷女乐歌舞。陈后主让后宫上千的宫女在艳辞书配伴下如斯起舞,曼淫靡。后来陈后主成了亡国之君,这个乐舞也成为亡国之音的代表。这个舞蹈传到唐代时,人们借以慨叹历史兴衰和国家运势,曲调多了深邃深挚哀婉的意味,舞蹈的气概也徐缓深邃深挚起来。

二、北朝的乐舞交流



年夜十六国混战时代到北魏统一中国北部,约100多年时刻里,汉、魏传统乐舞日趋式微,而西域乐舞逐渐东来,进修胡舞已成风气,遂开隋唐乐部之先河,隋年夜业年间的《九部乐》中,西域乐部据有6部,也就是说,隋唐乐部中的诸多乐舞,是在南北朝时代的文化交流中堆集下来的。北方高句丽舞蹈已甚繁荣,辽宁集安高句丽墓壁画在舞史上占主要地位。



华夏和西域乐舞交流的另一成不美观,发生于北朝的交战时代。西晋丧乱,关中人士纷纷出亡凉州,带去了汉魏传统乐舞。氐族吕光和匈奴族沮渠蒙逊把平西域获得的《龟兹乐》与传于凉州的华夏旧乐相合,发生了新型乐舞《西凉乐》,甘肃敦煌是西凉国都,敦煌石窟壁画记实了《西凉乐舞》的风貌。

出自中亚的《柘枝舞》,传布到宋代还流行不衰。宋代的《柘枝舞》与华夏的年夜曲歌舞形式相融合,改变了胡舞的原貌,成长成一种新的平易近族舞蹈形式。《柘枝舞》可算是继汉代《盘鼓舞》、北朝《西凉乐》之后又一中西乐舞连系的典型产儿。

作者:刘晓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74c83a5a8102d276a22f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