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创新研究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抢救式”的静态保护仍然是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灭亡的趋势。随着传承人逐渐消亡,传承空间环境的不断缺乏与消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如果想让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活态传承才是传统戏剧最好的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走进我们的生活,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互联网的运用逐渐普及,信息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介。 尤其是进入Web2.0时代,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人的作用被“激活”,进入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时代,这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种背景下,传承主体应利用新型平台结合先进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找寻一条创新型可行路径。本文首先对河南省传统戏剧类“非遗”进行了概况性整理,其次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戏曲发展与传承现状,对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的传承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从而了解到实情——生存与传承状况堪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戏曲生存空间的缺失;2.传承人断层;3.观众群体萎缩;4.大部分戏曲剧目老化与流失;5.传播方式老旧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上。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创新性地视角切换到了社会化媒体空间,认为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就是基于Web2.0的用户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网络虚拟空间的建立比实体传承空间的建立容易许多,借助社会各级力量以及大数据能力的加持,便可解决传承空间不足的问题。 针对传承人断层问题,笔者认为,正是缺乏接触路径而导致不少地方剧种鲜有人知,所以应先传播再传承。借助双微平台以及线下最流行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合理营销,拓宽传播渠道以及范围,吸引年轻群体主动关注并参与其中,即可真正激发人的参与热情,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真正的活态传承还是应该存在于实体社会之中的,且可进行持续传承的活动。故搭建线上与线下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化媒体传播机制的设定成为构建完整活态传承路径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c9dfb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