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 八 单元 课题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情 分析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句的意思。 先学提纲. 一、课文内容要读懂 1.读读课文一小节,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思念家乡的亲人呢? 2.读读课文二.三小节,说一说:诗人看到了 ,想到了 。 3.读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二、语言文字品一品 1.再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试着填一填: (1)这首诗用词自然却又极为凝练,一个( )字,两个( )字,就把诗人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景表达了出来。 (2)诗中的一个( )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的思乡情浓。 (3)“(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拓展延伸共赏析: 再找出几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比较着读一读,你有些什么发现? 在教学中从文与诗的融合上着眼,学文,以诗为线索,学诗,以文为参照;引导学生层层剥茧般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将思维的触角深入文本,融情感悟,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和缘由,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悟诗情。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王维,这节课,我们将从他的诗中进一步体验他的内心,更深地感受他对家乡.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2.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吧,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三、品读感悟 (一).以读悟情。 师:都有了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1.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引导:你曾离开过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 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简笔画画出华山,并在华山东板书华家乡,西边板书长安)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当你离开你的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后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3.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读第二自然段) 2.生谈眼前仿佛出现的情景 突出“扶老携幼”“热闹”“兴高采烈”“登高游玩”等词语。 3.街上这样热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出示“兴高采烈”,谁来读读。什么时候你也会兴高采烈?练习说话。 ---------------------------------,我们个个兴高采烈。 小明兴高采烈地跑进教室,说:“-------------------------------。” 我们兴高采烈地去------------------------------。 -------------------------------------------------------------。 4.让学生对比这时的王维和处于热闹欢乐氛围中的大家 5.再次朗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一句,你此时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看到这里的人们那么兴高采烈地过重阳节,不觉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二).情感涌现,体会诗情 1. 王维触景生情的回忆部分,自由读,思考:王维会想到什么? 2. 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请一位学生读) 3. 在重阳节这天,王维想到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可是王维想到的又何止这些。(出示填空,说话训练。) (1)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 (2)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 ) (3)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 )。 4. 如今部分,引读(齐读),思考:省略号包含的东西 5. 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里时,这个省略号包含了王维怎样的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98b3a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