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高等教育课程重构的理念与策略 新世纪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课程存在的问题,要求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进行重构。课程重构的理念是,服务于全人发展、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内容现代化、有利于建构性学习、有助于“理解”科学。课程重构的策略是: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方法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课程的前沿性、通约性、过程性、注重认知策略性和适切性等特征. [标签]高等教育 课程 重构 理念 策略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的重构,必须紧紧围绕知识经济和加入WTO对人才要求的特点和教学改革的标准,紧密结合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课程现代化的要求,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教育传统,进行解构之后再建构,以期建立适应21世纪新形势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时代赋予高等教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的重要使命。因此,课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必须针对自身的缺失而重构。 一、高等教育课程重构的理念 高等教育课程重构的理念受制于高等教育课程总体目标。课程总体目标又由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学科发展现实要求和人才成长内在需要所决定。当代高等教育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在新的世纪里,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也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应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和学会适应,促进学生的人格、认知和身体的发展。二者的表述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实质却是一样的。具体说来,新的课程总体目标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科学人文素质为宗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表达与协作的能力,组织管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的总体目标,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课程重构的理念应该是:第一,服务于全人发展。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情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第二,课程结构合理化。要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必修与选修、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改革目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缺乏整合; 过分强调纵向持续,缺乏横向均衡,过分强调整齐统一,缺乏灵活弹性,过分强调内容介绍,缺乏方法指导,过分强调理论素养,缺乏实践锻炼的现状,突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方法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第三,课程内容现代化。精选对大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知识,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的关系,做到现代化所要求的综合性、个性化、多样化和适切化,改变目前大部分课程繁、难、多、旧的现象。第四,课程内容有助于“理解”科学。科学理论所包含的经验内容是随着理论的运用者对该理论信任的变化而变化的,是随着科学共同体信念的改变而转移的,并不存在绝对的、非历史的、纯技术的所谓科学真理。科学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内含着“理解”的因素。课程内容必须从解释学的角度,关注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关注科学所揭示的事实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说明”科学.第五,课程内容有利于建构性学习。观照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凸现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二、高等教育课程重构的策略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课程重构的理念,必须把重构新的高等教育课程当作一种系统工程来设计,并把课程结果和课程内容作为这一系统工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课程结构方面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怎样处理好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内容性与方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这4对矛盾之中。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问题集中表现在怎样处理好经典性与前沿性、完整性与通约性、广博性与适切性、结论性与过程性、刻板性与注重认知策略性这5对矛盾之中。在课程结构上,我国以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内容性和理论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方法性和实践性关注得不够。在课程内容上,在课程的经典性、完整性、结论性、刻板性和广博性上关注过头,而对前沿性、通约性、过程性、注重认知策略性和适切性上重视不够。因此,新一轮的课程重构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要求,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传统,重视以往重视不够而应当重视的方面。 (一)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方法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互不“往来”的倾向。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依据高等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人的素质需求、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在课程结构中以何种方式和怎样的程度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潮流。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综合课程大致有这样几种模式: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看,综合课程的范式大致有:学习领域、综合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鉴于我国的课程传统和教师接受程度,新一轮课程重构必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依综合性程度递增顺序设置综合课程,减少学科门类,强调学科间的联系,选择、重组课程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综合课和分科课必须结合起来,比例和安排的阶段要合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安排分科课较好,专业课、专门化安排综合课较为适宜。 2.加强选择性,适应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学校、学生有什么样的权力和多大的权力对课程做出选择,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它包摘要、课文旁插语、注释说明、图表、不同类别的课文等。 5.强化适切性,以利于尽快地学到能用得上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自身和社会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的海量性已如前述。如何解决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学到够用且管用的知识,除了注重课程内容的通约性外,还要强化适切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必须以现实和未采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标准,砍掉那些陈旧的、脱离实际的、失去教育价值的、烦琐艰深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4fbb7b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