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语义地图研究现状 作者:熊紫悦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6期 摘 要:语义地图模型是近年来语言类型学界所提出的一种语言研究方法,最早由Anderson(1982)引入学界。本文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语義地图朝着主体更加丰富,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发展。 关键词:语义地图;类型学;客观性 语义地图是表征跨语言形式——语义关联模式差异与共性的一种有效分析模型,可清晰直观地呈现词义的关联和衍生关系。最初语义地图多用于分析多功能虚词。近十余年,使用语义地图探究实词的研究愈来愈多。 一、国外研究 语义地图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最早由Anderson(1982)引入。其后,Haspelmath(1997)发展并实践这一方法,他将语义地图运用于跨140多种语言中不定代词的语义功能,绘制出语义地图。Croft(2001)使用语义地图对语态和词类等作了分析,同时,他强调了概念空间的重要性,将概念空间和语义图区分开来。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语义地图连续性假说,认为任何跟特定结构或特定语言相关的类都应该被投射到概念空间连续的区域上。Haspelmath(2003)总结了“经典语义地图”,对语义地图模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介绍了语义地图模型的操作程序,同时指出该方法也能运用于历时研究,这为语言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部分学者发现经典语义地图的不足之处后,对其进行优化。Croft&Poole(2008)基于经典语义地图进行了创新,开始将数学的方法——“最优分类非参数性呈现算法”引入语义地图之中,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计算频次,利用统计学公式把符合模型/底图的例外剔除出去,使得绘制出的语义地图更加准确可靠,促使了第二代语义地图的产生。Andrason(2016)提出传统语义地图的局限:一是无法提供语言形式的频率信息,二是没有考虑到环境信息的缺失。基于此,他将二维曲线运用于传统语义地图,且用希腊语动词系统中的前时路径作为例子来解释了这一做法。但以上研究主体有限制(特别是汉语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二、国内研究 语义地图模型被引入汉语学界的历史非常短。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语义地图已经运用到汉语研究中,但未得到广泛关注。2008年起,汉语学界对语义地图模型的原则和方法开始慢慢了解并运用于汉语研究当中。(张敏2008;吴福祥2011)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基于汉语现象从共时角度运用语义地图。张敏(2010)指出“最能直接得益于语义地图模型的领域即方言语法,它有助于将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学界用语义地图模型比较汉语方言的语法有三个方向:一是基于已有概念空间来观察汉语,张敏(2008)和张定(2010)可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二是仅根据汉语材料构建出概念空间,然后基于底图构建出语义地图,翁珊珊、李小凡(2010)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三是跨语言比较研究,如张定(2016)、瞿贇(2015)、野田宽达(2015)等。 2.基于汉语现象从历时角度运用语义地图。正因为语义地图的客观性,因而可以解决语法化过程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因此,从历时角度运用语义地图可以达到“互证”的效果。如:张定(2010)首次构建了现代汉语不定形式的系统,并结合对比Haspelmath的不定代词语义地图,考察从历时角度不定代词的功能扩展轨迹。潘秋平(2011)发现“给”类动词和“寄”类动词在上古汉语的历时文献中首先进入到双宾结构再扩展到“扔”类,和Malchukov(2007)的双及物结构式底图所预测的一致。Wang(2012)、潘秋平、王毓淑(2011)也做了相类似的研究。这均体现出了语义地图模型能够运用于汉语史的研究。 3.汉语学界对语义地图进行探索。首先,学者们发现随着语言样本的增加,可能会引发“回路”的产生。张敏(2010)指出“回路”是语义地图上没有太大理论意义的关联模式。除了说明三个节点有关系以外,无其他价值。因此剔除“假关联”的出现成为学界探讨的问题。随着Croft和Poole(2008)第二代语义地图的提出,张定(2010)成为在汉语学界首位作出类似尝试的学者。张定采用了“多维展平”的方法,得出底图和Croft&Poole(2008)的底图存在差异,因此是否能结合和如何结合第二代语义地图研究汉语成为一大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探讨空间。随着讨论的继续深入,目前公认的解决“回路”的方案是将语义地图动态化,使得“回路”变得有意义起来。吴福祥(2014)称可借助三种手段使概念空间动态化:一、基于功能蕴含关系的跨语言比较;二、语法化路径的历时证据;三、语法化程度和单向性原则。除了以上学者为避免语义地图出现“回路”提出的意见以外,王玮(2012)所提出的多平面底图也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自经典语义地图后,类型学家们基于第一代经典语义地图进行优化。其中有Croft&Poole(2008)将“最优分类非参数性呈现算法”引入语义地图,使得第二代语义地图的产生;Andrason(2016)提出通过用二维曲线代替原来传统语义地图一维的线(矢量);吴福祥(2014)提出三种手段使得概念空间动态化;王玮(2012)的多平面底图等。现有研究均显示语义地图研究朝着主体更加丰富,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Haspelmath M. The geometry of grammatical meaning: Semantic maps and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J].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2003, 2(1976): 1-30. [2] 张敏.语义地图模型”:原理,操作及在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研究中的运用[J].语言学论丛,2010,4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王瑞晶.语义地图:理论简介与发展史述评[J].陆俭明:语言学论丛,2010. 作者简介:熊紫悦(1997.6—)女,汉族,湖南株洲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24eae7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