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只有提高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教育科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是现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化的工作特征。我校着力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一、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定的基础 在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我校启动培青工程、勤培常引,开拓青年教师培养新途径,实现教师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注重听说评课活动。听说评课是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培养提高新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学校整体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设立了汇报课、研究课和示范课等三种课型的公开课,让各层次的教师都有机会从事教改试验的尝试。我们要求教师把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当中,要求教师每一堂课后写一写简短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后反思,教师对自我及教学进行了积极、主动的计划,形成自我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使教学与反思研究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注重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工作。我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新教师执教之前需参加学校组织的上岗培训。校本培训成为我校新教师培训的一大特色。在校本培训期间,校长及各处室主任上台授课,讲校情、讲师德、讲教学艺术、讲教科研、讲后勤管理。讲课者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典型经验引领和带动新教师。学校还以备课组为单位,新教师试教,老教师点评,以老带新,确保新教师的第一节课“安全无事故”。学校还多次邀请市、区XX局,XX局教研室的同志对我校新教师开展全方位诊断性听课,听课完毕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点评。 通过这些教研活动,向新教师普及教育理论知识,丰富了教师们的教育理论素养。 1 / 2 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1)选拔。学校根据教师现有的水平、能力和进取精神,选择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落实培养工作负责人。分学科按一定的比例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并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档案。(2)实践。骨干教师的成长主要靠实践。学校给培养对象适时下达与其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科研和改革实验任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来提高自己。组织骨干教师通过带徒的形式,有计划地培养事业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教师。 二、营造宽舒和谐的教育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教师的劳动形态上,我们注重科研立校、科研兴校,走教育科研促教学质量新路子,实现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角色转变。 实行课题带动策略,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我校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中学封闭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中学管理模式的研究》的成功立项为依托,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教学科研,营造了全员投入的浓烈氛围。一是以校为本,着眼于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科研能形成网络,构成体系;三是科研有很高的参与度,全部专任教师都投入,学生的“研究性课程”也有这方面的选题,真正做到师生互动,以科研推动我校各方面的工作。 力推教学常规管理创新策略,做好科研强校的奠基工程。(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及时掌握、回馈教学动态。一是重视建章立制,使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做到规范化;二是加强检查回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定期对作业布置、教案进行全面检查,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和控制。(2)强化学生学习管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是结合每学期考试的质量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二是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三是各学科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进行学法指导。(3)强化发展性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学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按不同要求进行教学评价。对青年教师多进行诊断性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中年教师多进行形成性评价,发现经验,及时总结;与此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成果评价、推广和奖励。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d22706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