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导作用 1.1现场管理的定义: 所谓现场,就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创造出附加值,是企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 现代管理学对现场管理的定义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1.2现场管理的意义: 现场管理是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管理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体现出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现场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意义。 1). 增强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2). 增强组织改进创新的能力 3). 促进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1.3. “一心、二效、三节” (一心——以顾客为中心,二效——提升效率和效能,三节——节省时间、优化节拍和节约资源) 1)、一心 以顾客为中心。通过现场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改进品质,持续实现顾客满意。 2)、二效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保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提升效率和效能是指科学运用质量管理方法,提升现场效率,挖掘管理潜力,实现现场管理目标。 3)、三节 节省时间、优化节拍,节约流程。 1.4. 现场管理要求 高层领导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对现场管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为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清晰的路径。现场管理要求需涵盖生产工艺水平,控制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增强生产柔性等方面的内容。(可分四个方面:行为规范,工作要求,物料放置,安全、卫生) 1.5 现场管理的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1.6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 战略秉承 2.1 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随时竞争环境的快速演变,企业战略规划从曾经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逐渐演变成需要企业高层拥有的一种常态意识,需要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新模式的发展而随机而动的对企业战略进行调整。 2.2 管理目标 1) 品质管理; 2)成本管理;3)交期管理;4)效率管理;5)安全管理;6)士气管理。 2.3 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 企业愿景是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是这些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企业?”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 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也就是经营观念。企业确定的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他不是企业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为文字,但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和思维。这中间包含了企业经营的哲学定位、价值观凸现以及企业的形象定位: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认识的事业?如何看待和评价市场、顾客、员工、伙伴和对手。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 2.4 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290143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9.html